历年大事记

历年大事记

2021年1月,中心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模拟生境投入运行。 2021年3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洲在北海市政协主席毛艳琼的陪同下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滨海生态保育 与利用创新基地进行考察。

 

2021年9月,刘文爱作为科技界代表,廖馨作为九三学社代表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北海市委员会委员。

2020年1月3日,自治区政协主席蓝天立走访慰问了范航清,代表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班子,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和节日祝愿。

 

2020年1月17日,中心编著的《红树林》被评为2019年度海洋优秀科技图书。

 

2020年8月23-29日,中心协办国家人社部批准和资助的“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的保护、监测与生态修复”高级研修班在北海召开。

 

2020年11月,中心人员参与编写的报告《广西如何将生态优 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策研究》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20年12月22日,中心与广西大学联合培养的首位博士研究生苏治南毕业。

2019年2月25-26日,范航清陪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到 广西钦州、北海调研红树林保护修复情况。调研组先后来到钦 州茅尾海红树林、北海山口红树林和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考察调研,听取了关于红树林的品种、生长习性等方面情况介 绍,详细了解红树林保护修复现状。

 

2019年3月6-8日,范航清参与CCTV1《焦点访谈》“如何拯救红树林”节目录制。

 

2019年3月9日,中心参与完成的“亚热带特殊生态环境系统 中未培养微生物新酶基因资源挖掘和功能鉴定”项目获2018年 度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中心为第二完成单位,阎 冰研究员为第三完成人)。

 

2019年5月22日,在广西科学院金城院长和防城港市骞兴超 副市长陪同下,著名企业家王石一行考察了珍珠港滨海生态实验 站。

 

2019年6月4日,中心与北海市实验学校共建“滨海湿地科普 教育基地”在中心举行揭牌签约仪式。

 

2019年6月15-20日,中心协办的“第四届国际鲎科学与保护 研讨会”在钦州和北海召开。

 

2019年6月,中心受北海市中极人民法院委托,对中国生物多 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起诉合浦县白沙镇独山白沙大海塘 和泰盛石场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案进行环境损害评估。

 

2019年7月30日,中心著的《红树林》获2019年广西十佳科 普读物大赛一等奖。

 

2019年8月26日,中心被授予“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19年9月12日,范航清获2019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6日,中心牵头联合申报的“广西红树林滨海湿 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才小高地”获批(桂组通字〔201 9〕85号)。

 

2019年10月25-28日,中心以中国太平洋学会红树林海草分 会(本中心为挂靠单位)名义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红树林 学术研讨会”在宁德召开。

 

2019年10月29日,向原国家海洋局申报的“受损红树林生态 恢复生态定位监测研究站”通过自然资源部评估优化,以“北部 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纳入了自然资源部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序列(自然资办发〔2019〕45号),由 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四所和中心联合共建。

2018年5月3-6日,中心承办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红树 林分会场(南京)”。

 

2018年5月30日,北海市副市长卓英子在第二个“全国科技 工作者日”慰问范航清并为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2018年6月1日,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 新基地项目补充合约签署。

 

2018年6月18日,范航清共同撰写的论文《中国红树林保育 的若干重要问题》(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6卷 第3期)获评为优秀论文。

 

2018年8月16日,中心被广西科技厅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 区成果转移示范机构”。

 

2018年8月31日,中心人员参加全国电视台“改革开放40年 全媒体大调研”活动的红树林科普宣传活动。

 

2018年10月,中心编著的《我们的广西—红树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18年10月12日,中心红树林生态恢复与合理利用技术研究 团队获得首届“广西创新争先集体奖”。

 

2018年11月1日,中心人员(通讯作者)共同撰写的论文 《中国海草的多样性、分布及保护》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 究所评选的2017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 论文”。

 

2018年11月20日,中心参与的国家海洋局项目获2017年度海 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8年12月,中心在2018年八桂科普大行动工作考核中,被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2018年,中心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

2017年1月19日,中心与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签订了科技研发 应用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2017年1月25日,北海市副市长陈维一行来访慰问中心主任 范航清博士。

 

2017年2月6日,中心党支部到合浦县曲樟乡璋嘉村开展以 新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调研活动。

 

2017年4月6日,中心参与完成的“区域红树林动态监测与空 间演变分析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中心排名第二)。

 

2017年4月8日,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 新基地正式揭牌运行。

 

2017年4月25-27日,中心党支部赴桂林兴安党校开展主题 为“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精神、重树理想信念”的红色教育 培训。

 

2017年9月8日,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田中次郎教授来访。

 

2017年9月15-17日,中心与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 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红树林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2017年9月17日,范航清连任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 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7年9月,范航清续聘为“广西第六批特聘专家”。

 

2017年10月28日,范航清参加央视大型访谈节目《我有传家 宝-北海扬帆话丝路》的录制。

 

2017年11月1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Matthew Ada ms来访。

 

2017年12月15日,中心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普教育 基地”。

 

2017年12月,中心人员著的《北部湾广西海陆交错带地貌格 局与演变及其驱动机制》(海洋出版社)出版。

2016年5月19日,范航清获得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6年6月10日,王颖院士访问珍珠港滨海生态实验站和中心。

 

2016年7月6日,“中国太平洋学会红树林海草研究分会”获 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中心,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担任学会理事长。

 

2016年8月25-27日,中心主办第十五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红 树林可持续利用研究”分会场。

 

2016年8月27日,中心与厦门大学环境生态学院共建的“北 部湾海洋环境与滨海湿地联合研究中心”挂牌。

 

2016年9月10-12日,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第二 届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在中心召开,17位专家参加此次 会议。聘任广西大学海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余克服研究员担 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小 勇教授为副主任。

 

2016年10月18-20日,中心与世界自护联盟(IUCN)共同主 办的“红树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越交流研讨会”在北海举办。

 

2016年12月16日,中心珍珠港滨海生态实验站正式启用。

 

2016年12月27日,中心参与完成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获广西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5年3月,中心人员著的《广西北部湾典型海洋生态系 统—现状与挑战》(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5年8月23日,中心与香港观鸟会合作共建的“鸟类研究联合培训中心”挂牌。

 

2015年8月25日,中心与清华大学共建的“生态学科研与教学基地”挂牌。

 

2015年8月25-26日,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红树林学术研讨会”在北海举办。

 

2015年,中心参与《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工程实施规划》编制,负责红树林湿地相关工作。

 

2015年,中心获“公益北海2015年度支持公益机构”称号。

2014年6月25日,中心制定的地方标准《红树林生态健康评 价指南》DB45/T 1017-2014 获批。

 

2014年8月30日,范航清为自治区党委常委科普红树林。

 

2014年10月8日,中心与广西师范学院合作建立的广西高校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挂牌。

 

2014年10月,广西特色海洋生态理学实验楼完成全部建筑安 装并已付使用。实验楼中实验室的实验台已于8月份购置安装完 毕,10月份完成相关研究室的搬迁。

 

2014年11月,中心人员著的《潮间带海草的生态恢复》(中 国林业出版社)、《乡土盐沼植物及其生态恢复》(中国林业出版 社)、《人工生境创立与红树林重建》(中国林业出版社)和《海 岸重要植物及其保育》(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2014年11月,中心范航清参与编写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 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3-2030)研究报告》获广西壮 族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3年2月16日,范航清被聘为广西第二批特聘专家。

 

2013年2月22日,广西红树林保护重点实验室获准更名为广 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3年3月,中心人员著的《广西北部湾红树林湿地海洋动 物图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4月9日,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和因斯布鲁克大学药学院 共30名师生来访。

 

2013年4月18-19日,中心举办“广西涠洲岛自治区级自然保 护区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湿地调查监测培训班”。

 

2013年7月24日,中心主办的“桂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育交 流会”在北海召开。

 

2013年10月18-25日,美国新罕布舍尔大学Fred Short教授和 韩国釜山大学Kun-seop Lee教授来访。

 

2013年11月15日,范航清代表北海市出席中央电视台“中国 十大魅力湿地”颁奖典礼。

 

2013年11月18日,在海口召开为期三天的“全国第六届红树 林学术研讨会”上,范航清博士当选“中国生态学会全国红树林 研究学组”主席。

 

2013年11月20日,中心与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签署了“广西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暨北海海洋产业 科技园区项目”入园合同。根据合同,中心将在园区内建设“广 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并开展红树 林及滨海湿地的生态恢复、生态利用及生态监测等方面的研究示范。

 

2013年12月18日,广西特色海洋生态理学实验楼落成。实验 楼建筑面积2200m ,能为中心和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 室提供约1500m 的实验室面积。

 

2013年12月,中心承担的“遥感支持下的北海市滨海湿地生 态系统及其资源特征研究”项目获北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2年5月7-8日,广西红树林保护重点实验室首次学术委员 会会议在中心召开。16位学术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选举黄邦 钦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韩维栋教授和阎冰研究员为副主任。

 

2012年5月,中心主持完成的广西北部湾海草生物学与生态 学研究项目获北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2年6月21日,“红树林和海草生态系统保育与生态监 测”特聘专家岗位获准在中心设立。

 

2012年7月,中心人员著的《广西红树林害虫生物生态特征 与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7月23-27日,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院科学家Michael Alexander Kendall和David Lowe来访。

 

2012年9月20日,范航清被聘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

 

2012年10月3日,中心申报的地埋式管网自更新滩涂管网鱼 类养殖系统专利获批。

 

2012年10月19日,中心“国家计量认证实验室”通过复评 审。

 

2012年10月29-31日,中心承办了由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 管理组织(APFNet)主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东亚海 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PEMSEA)、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 O)、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协办的 “亚太地区红树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激励机制研讨会”。与会人 员共55名,其中有来自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缅甸、 越南、柬埔寨、泰国的14名外籍代表。

 

2012年12月1日,中心人员编著的《基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 样性管理实践》(海洋出版社)出版。

 

2012年12月18日,广西特色海洋生态理学实验楼动工,工期 为160天。

 

2012年,珍珠港野外工作站落成。

 

 

2011年1月1日,中心首次主持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 域使用权价值评估技术体系与决策系统研究示范”。

 

2011年1月6日,广西特色海洋生态理学实验楼项目立项(桂 发改投资[2011]25号)。

 

2011年3月12日,泰国农业大学两名学者来访开展为期两周 的红树林生态经济学研究。

 

2011年4月18日,邓朝亮被国家海洋局聘为国家级海域使用 论证评审专家

 

2011年4月23日,广西财政厅领导一行9人莅临指导。

 

2011年4月,中心统稿编辑的《多方参与的经验及展望》出 版(海洋出版社)。

 

2011年4月,中心编著的《中国亚热带海草生理生态学研 究》出版(科学出版社)。

 

2011年5月23日,何斌源、邱广龙赴德国不莱梅大学热带海 洋生态学莱布尼兹中心(ZMT)培训4周。

 

2011年5月26日,中心被国家海洋局确定为无居民海岛使用 论证推荐单位(国海岛字【2011】337号)。

 

2011年7月1日,中心与广西大学共同培养的研究生韦江玲、 潘良浩、吴黎黎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2011年9月5日,周浩郎赴德国波罗的海研究莱布尼兹研究所 参加第二次中德“北部”项目研讨会。

 

2011年10月25日,中心主持的“广西红树林害虫综合防治技 术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1年11月,中心为北海市创建园林城市提供生物多样性现 状与规划、湿地现状与规划技术支撑。

 

2011年11月15日至2011年11月25日,范航清、周浩郎随广西 科技考察团访问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院、英国南极考察研究 所、芬兰图尔库。与普利茅斯海洋研究院就进一步开展“海洋 污染快速评估”的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口头协议。

 

2011年12月20日,中心举办成立20周年庆活动及晚会。

 

2011年,中心红树林原位生态养殖基地在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建成。

2010年3月12日,中心与德国不莱梅大学热带海洋生态学莱布尼兹中心的学术研讨会在中心举行。

 

2010年3月15日,中心与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院合作开展 海洋污染快速评估(RAMP)技术培训。

 

2010年4月30日,中心中标“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生态恢复工程”项目

 

2010年5月30日,阎冰、戴培建、赖廷和赴德国不莱梅大学 热带海洋生态学莱布尼兹究中心培训3周。

 

2010年7月1日,中心与广西大学共同培养的研究生周茹琼、 杨艳、邓秋香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2010年7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 员会主席许智宏院士莅临指导工作。

 

2010年9月1日,中心与广西师范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 合作共同招收硕士研究生。

 

2010年10月21日,中心被国家海洋局列入第一批海岛保护规 划编制技术单位。

 

2010年11月10日,中心承办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暨中国生 态学学会湿地委员会2010年年会(广西北海)。

 

2010年11月,中心编著的《滨海药用植物》出版(湖北科技出版社)。

 

2010年11月21日,中心邱广龙和石雅君赴泰国普吉岛参加20 10年世界海草大会。

 

2010年11月27日,中心邱广龙和石雅君在泰国董里参加第九 届国际海草生物学研讨会。

 

2010年12月3日,邓朝亮被列入国家海洋功能区划专家委员 会委员名单编制《钦州茅尾海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报告》。

 

2010年12月,红树林原位生态养殖地埋式管网自更新滩涂生 态养殖系统专利申请。

 

2010年12月,中心中标“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管理GIS系 统”项目,开始承担广西海洋局海草生态监控区业务化监测任务。

2009年3月12日,中心与不来梅大学热带海洋生态学莱布尼 兹中心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在中心举行,德方4名科学家和广西红树林11名科研人员作了研究报告。

 

2009年4月,中心编写的《中国海草植物》出版(海洋科技出版社)。

 

2009年5月18-22日,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院海洋污染评估 专家Tim Fileman和David Lowe在中心进行海洋污染快速评估(RAMP)培训,中心11名科研人员参加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2009年5月,范航清被聘为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聘期三年。

 

2009年7月1日,中心与广西大学共同培养的研究生李森、何琴飞、张秀国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2009年8月28日,邓朝亮被评为全国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先进个人。

 

2009年11月27日,中心与德国不来梅大学热带海洋生态学莱 布尼兹中心合作开展的“人类变化下北部湾海岸生态系统地球 化学通量的红树林作用”项目在不莱梅签署。

 

2009年11月,中心编著的《广西主要红树林虫害及其天敌》 出版(广西科技出版社)。

 

2009年12月,中心建立环境变化与生态响应实验室。

 

2009年12月,范航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政协委员。

 

2008年6月7日,阎冰在南宁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

 

2008年7月1日,中心与广西大学共同培养的研究生石雅君、 李蕾鲜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2008年7月11日,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海草专家Fred Short教 授来访并共同监测海草。中心加入国际海草监测网络SeagrassNet。

 

2008年7月20日,日本国东京成蹊大学加藤茂博士访问中心并到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场所检查红树林恢复情况。

 

2008年8月28日,柬埔寨戈公省省长率柬埔寨红树林管理和 科研专家团来访,考察UNEP/GEF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环境退 化趋势项目——防城港示范区并学习项目经验。

 

2008年10月10日,东盟5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 和菲律宾)红树林专家来访,考察UNEP/GEF扭转南中国海及泰 国湾环境退化趋势项目——防城港示范区并学习项目经验。

 

2008年10月17日,中心在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度假区 建立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响应永久监测站。

 

2008年10月18日,中心完成广西县际间海域勘界(五条六 段)。

 

2008年10月,中心在北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海洋生物多 样性知识展览室。

 

2008年10月,中心受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委托开展涠 洲油污泄漏事件调查。

 

2008年11月12日,德国波罗的海研究莱布尼兹研究所和不来 梅热带海洋生态学莱布尼兹中心的科学家访问中心并洽谈合作 事宜。

 

2008年12月16日,中心获得海域使用论证资质(乙级)。

 

2008年12月,中心编写的《中国红树林国家报告》(英文 版)由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印刷发布。

 

2008年12月,全球海草监测网中国北海监测站执行机构在中心建立。

 

2007年2月7日,广西科学院院长黄日波莅临指导。

 

2007年2月11日,广西省委常委、北海市委书记温卡华看望 中心主任范航清。

 

2007年4月29日,周浩郎、莫竹承和邱广龙参加为期15天 的“UNEP/GEF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项目马来西 亚槟城“红树林可持续管理”培训班。

 

2007年7月1日,中心与广西大学共同培养的研究生郑杏雯、 彭胜、陈利洪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2007年7月1日,中心所承担的UNDP/GEF/SOA中国南部沿海 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的“北海红树林童声合唱团”的成立。

 

2007年7月2日,广西红树林保护重点实验室获准在中心建立 (桂科计字〔2007〕65号文)。

 

2007年7月9日,北京自然博物馆、广西科学院和中心共同组 织的“海边有片红树林”科普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展。

 

2007年8月30日,中心与北海市林业局共建的珍稀濒危植物 繁育基地在北海林场挂牌成立。

 

2007年9月6日,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红树林湿地论坛”在 广西北海举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与红树林湿地有 关的保护与管理机构、科研院校、非政府组织和红树林社区的2 03位代表参加了论坛并通过了“中国红树林论坛宣言”。

 

2007年11月14日,广西区政协代表莅临指导。

 

2007年11月17日,意大利专家团来访,了解钦州大学协作单 位情况。

 

2007年12月29日,吴世海获第6批次“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 专家”称号(桂发〔2007〕33号文)。

2006年1月,中心承担广西广西重点生态区综合调查(GX90 8-01-01)项目和广西红树林和珊瑚礁等重点生态系统综合评价(GX908-02-03)项目。

 

2006年3月21日,英国广州领事馆科技官员来访中心并洽谈 科技合作事宜。

 

2006年4月16日英国大使馆科技参赞和普利茅斯海洋研究院 Mike Kendall博士访问中心并就合作开展海洋污染快速评估技术 培训达成协议。

 

2006年6月13日,范航清参加中心所承担的UNDP/GEF/SO A“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分包合同签署仪式。

 

2006年7月1日,中心与广西大学共同培养的研究生曾聪获得 理学硕士学位。

 

2006年10月,谭凡民、周浩郎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 海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2006年11月17日德国波罗的海研究莱布尼兹研究所科学家访问中心。

 

2006年11月23日,中心实验室获得国家计量认证资质认定。

 

2006年12月13日,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7人参加在三亚召开 的东亚海大会。

 

2006年12月31日,中心在中心建立广西滨海濒危与珍稀植物 数控快速繁育温室。

2005年1月5日,日本国东京成蹊大学加藤茂博士访问中心并 就合作开展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项目达成协议。

 

2005年4月21日,UNEP/GEF扭转南中国海及泰国湾环境退化 趋势项目——防城港示范区项目文件在防城港签署。

 

2005年5月17日,广西大学、广西科学院海洋科学研究与人 才培养基地挂牌成立,开始合作共同培养滨海湿地学科硕士研究生。

 

2005年7月1日,中心与广西大学共同培养的首位研究生邱广龙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2005年7月14日,中心实验室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2005年7月,中心编著的《山口红树林滨海湿地与管理》出版(海洋出版社)。

 

2005年12月15日,广西林学院与中心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计划在中心启动

2004年3月11日,越南人与生物圈(MAB)委员会领导、专家来访。

 

2004年5月8日,苏纪兰院士来访,检查并指导“UNEP/GEF南中国海项目中国红树林专题”项目的执行。

 

2004年8月22日,莫竹承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事厅选拔为西 部地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在中国林业大进修1年(桂 人办发〔2004〕73号文)。

 

2004年10月26日,中心被确立为正处级事业单位,增挂“广 西海洋环境与滨海湿地研究中心”牌子(桂编〔2004〕85号 文)。

 

2004年11月9日,阎冰入选2003年度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 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桂人函〔2004〕488号文)

 

2004年11月,范航清当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政协委员。

 

2003年1月,范航清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 治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2003年6月8日,中心防城港江平巫头滨海生态过渡带科研基 地在防城江平巫头村万鹤山巡逻站建立。

 

2003年12月,何斌源被中组部等四部委选拔为广西首批“西 部之光”访问学者,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进修1年。

 

2003年12月,范航清任广西大学林学院特聘教授。

2002年8月25日,范航清被任命为中心主任(桂科院人字〔2 002〕6号文)。

 

2002年9月1日,范航清开始在广西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2年12月,范航清主持的“山口红树林系统特征及其合理 利用方案研究”项目获得200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01年8月28日,中心成为独立法人(桂编字〔2001〕58号文)。

 

2001年9月,中心中标“UNEP/GEF南中国海项目中国红树林 专题”项目并成为项目执行机构。

 

2001年10月9日,为广西红树林造林普查培训班提供技术培训。

 

200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心组团参加第三届全国红树林生 态系统学术研讨会和林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庆贺会。

 

2001年11月18日,范航清参加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第十届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MAB/Ecotone东亚研讨会。

 

2001年12月27日,范航清参加林业部主办在深圳召开的“全 国红树林建设座谈会”。

2000年10月,范航清编著的《红树林——海岸环保卫士》出 版(广西科技出版社)

 

2000年10月,中心参加的“北仑河口综合整治研究”项目获 2000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0年10月,中心为处理合浦闸口毁红树林建虾塘事件提供 科学数据。

1999年1月3日,范航清、黎广钊获第4批次“广西壮族自治 区优秀专家”称号(桂发〔1999〕2号文)。

 

1999年5月,范航清出访美国考察佛罗里达鲁克利湾国家河 口研究保护区。

 

1999年5月21日,中心协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 报道了合浦闸口“毁林事件”。

 

1999年夏季,中心指导广西大学绿色营开展广西红树林徒步 行。

 

1999年夏季,中心为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保护区 提供技术支撑。

 

1999年夏季,中心完成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加入人与 生物圈(MAB)保护区网络的国际申请技术报告。

1998年2月18日,范航清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6月,中心参加“98飞越蓝色海岸”和“中华环保世 纪行”活动。

 

1998年9月25日,范航清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 层次人选

1996年6月,范航清参加广西科委组织的马来西亚海洋资源 保护与开发利用考察。

 

1996年10月18日,范航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 一、二层次人选。

1995年7月,范航清、梁士楚主编的《中国红树林研究与管 理》出版(科学出版社)。

1993年11月20日,中心承办的中国首届红树林生态系统学术 研讨会在北海召开,“广西北部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快速恢复 研究”验收会同时召开。

 

1993年11月,《广西科学院学报第九卷第二期——红树林论 文专辑》出版。

 

1993年11月,范航清参加在香港召开的“亚太红树林生态系 统研讨会”。

 

1993年中心参与编写国家海洋局牵头起草的《中国红树林保护行 动计划》。

1992年3月,范航清参加国家海洋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政府共同主持的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揭牌仪式。

 

1992年3月,范航清参加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召开的第四 届国际湿地大会。

1991年12月20日,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正式成 立(桂编局〔1991〕161号文)。

广西海洋研究所申报的国家科委重点科技项目“广西北部 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快速恢复研究”获得立项,项目经费25万元。

事业单位
桂公网安备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443号

桂ICP备180054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