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课题组
一、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成立于2013年,由王欣副研究员担任课题组负责人,目前团队共有10名成员,其中高级职称4人,专业涵盖海洋生态学、珊瑚礁生态学、海洋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地球物理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渔业等。研究方向主要有: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影响下珊瑚礁恢复力研究:
1、珊瑚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群落变化趋势
不同珊瑚种类的环境变化耐性;
2、珊瑚对极端气候的响应——珊瑚白化事件:
珊瑚白化机制
珊瑚白化预警
白化后珊瑚群落的演变趋势及恢复潜力;
3、珊瑚礁生态修复:
珊瑚礁生态修复的种类可行性
不同生境条件下珊瑚生态修复技术
珊瑚礁生态修复的管理与评价。
(二)礁栖生物、海洋环境与珊瑚礁的协同演化
1、捕捞压力和生境丧失对植食性珊瑚礁鱼类的影响:
植食性珊瑚礁鱼类的结构
植食性功能性珊瑚礁鱼类的变化
植食性珊瑚礁鱼类的功能与珊瑚礁修复的关系;
2、珊瑚礁的海洋酸化生态影响:
隐居生物群落及多样性与珊瑚礁健康监测与评估
隐居生物多样性的形态分类和分子分类
海洋酸化与珊瑚礁的钙化;
二、课题组成果
1、南海珊瑚礁资源生态调查
自2015年至2023年,连续9年参加南海珊瑚礁资源生态调查国家保密项目,其中2015年至2018年参与野外调查、数据判读及报告撰写,2019年至2023年参与数据判读与报告撰写,积累了大量的南海珊瑚礁资源数据,该工作在2017年获得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基于不同生境的近岸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和种苗培育
团队自2013年开始进行珊瑚礁生态修复的研究,在涠洲岛与北海探索潜水运动基地合作共建“涠洲岛珊瑚卵孵化培育基地”,已修复珊瑚礁面积8公顷,投放人工礁体400个,移植珊瑚苗2万多株,建设珊瑚苗圃250个,保有珊瑚幼苗20万株,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珊瑚种苗基地,可以珊瑚礁生态修复和恢复提供稳定的种源。同时基于珊瑚礁不同生境的地貌及地形,研发了原生礁石的底播修复技术、礁石间隙的迷你人工礁修复技术、沙地上的金属人工礁修复技术、碎石区的大型珊瑚水泥人工礁修复技术,结合珊瑚苗圃建设技术,形成了整套的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自2013年开始在涠洲岛进行珊瑚礁生态修复研究,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涵盖珊瑚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整套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基于珊瑚礁内不同生境。研究成果已在中国7个珊瑚礁分布区进行过应用与实践,并取得广西地方标准一项和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2022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当天,创新团队珊瑚礁生态修复作为我国海洋生态修复成功案例在央视综合频道《新闻联播》播出,同时,央视新闻频道、财经频道《朝闻天下》《第一时间》和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新闻》、《新闻在线》、《新闻直播间》等栏目也先后对中心珊瑚礁生态修复进行了特别报道。2023年6月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等栏目进行了后续的跟踪报道。
2022年5月18日,创新团队珊瑚礁生态修复成果在央视科教频道《地理 中国》进行了专题报道。
3、全国首个“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连续生境模拟系统”
从2000年开始每年对涠洲岛珊瑚礁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已累计进行24年,并连续9年参与国家南海珊瑚礁保密调查项目,具有极其丰富的珊瑚礁调查和监测经验。2020年10月建成全国首个“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连续生境模拟系统”,首次将三大热带海洋典型生态系统养殖在同一个人工水体内,探索和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生物之间的循环和联通。该系统已取得专利授权、珊瑚人工繁育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
4、全国数量最多的珊瑚标本馆
从2007年开始收集广西涠洲岛、斜阳岛、白龙尾等地区的珊瑚礁生物标本,2015年逐步扩展到南沙群岛、西沙群岛、海南、广东等主要珊瑚分布区,至2023年已积累造礁石珊瑚骨骼标本1366份,柳珊瑚、软珊瑚、海胆、海星、大型藻类、贝类等珊瑚礁栖生物标本427份,其中造礁石珊瑚有243种,是国内目前造礁石珊瑚种类数量第二,标本数量第一的标本馆。
5、全国数量最多的珊瑚标本馆
团队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1项、政府专项2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9篇;出版专著2部,申请专利7件,获授权专利7件,获国家海洋科技技术一等奖1项。
三、科研合作平台
- 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中国珊瑚保护联盟成员单位
-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保护联盟
四、团队成员简介
王欣 |
周浩郎 |
廖馨 |
梁文 |
谭趣孜 |
高霆炜 |
林明晴 |
蓝军南 |
刘成辉 |
|
|
|
团队负责人:王欣
联系人: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