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海洋日,涠洲海里种珊瑚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同时也是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2020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Innovation for a Sustainable Ocean"(为可持续海洋而创新),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为纪念这个日子,由SSI、iLab和World Oceans Day主办,北海探索潜水运动基地有限公司、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及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世界海洋日-涠洲岛珊瑚保育活动”,于2020年6月6日在涠洲岛南湾水上运动基地举行。
被称为“海洋里的热带雨林”,珊瑚礁生态系统只覆盖海底千分之一的面积,却分布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种类,生物多样性极高。涠洲岛地处珊瑚分布区的北缘,是全球变暖下珊瑚可能的避难地。但由于海洋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涠洲岛珊瑚礁覆盖度急剧下降,由2002年前的60%退化到2017年的10%,鹿角珊瑚濒临消失。
26名潜水员参与了此次珊瑚保育活动,他们来自包含台湾地区的全国各地。近50人参加的活动开幕式,他们当中有SSI中国区、涠洲岛管委、新绎海洋及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的领导和志愿者。王欣做了“世界海洋日-涠洲岛珊瑚保育活动”的报告,介绍了珊瑚的繁殖方式和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修复情况,说明了本次保育活动的流程、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北海探索潜水运动有限公司为本次活动提供了船只、潜水装备、场地及安全保障。
中心为本次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撑。从2013年开始,中心在涠洲岛开展珊瑚礁生态修复研究及珊瑚的修复。经过近10年的努力,中心在涠洲岛建立了鹿角珊瑚育苗基地,建设200多个珊瑚苗架,保有约20万株珊瑚苗,投放了400多珊瑚人工礁,珊瑚移植修复8公顷海域,使该海域珊瑚平均覆盖度提高了约3%。通过珊瑚苗圃的聚集效应,为该海域提供了大量的珊瑚受精卵和无性繁殖幼体。如今珊瑚苗圃的珊瑚母体已长大郁闭,没有生长空间,亟待移植到自然海域。
受西南季风影响,海面上刮起6-7级大风。潜水志愿者克服晕船和晕浪的困难,在38℃高温天气里和超低能见度的海况下,在涠洲岛南湾海域种植了近700株珊瑚幼苗。他们进行了分苗、打钉、捆绑等操作,亲身体会种植珊瑚的流程,对珊瑚保育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个潜水员在自己种下珊瑚旁留下了铭牌,既是纪念也是将来跟踪观测的标志,以保持活动的延续性。虽然很辛苦,但潜水员们都觉得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本次活动,开创了社会力量参与涠洲岛珊瑚保育工作的先河。通过种珊瑚,将珊瑚修复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进行了志愿者潜水员参与珊瑚保育的首次尝试。活动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在活动后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所取得的经验,可为将来类似珊瑚保育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并推动珊瑚保育工作规范化和合法化。
作者:王欣
照片:王欣
审稿:周浩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