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政府之所需,行百姓之所盼 ——海科院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团队助力合湛铁路环评批复
10月30日,生态环境部环审〔2024〕107号文批复同意《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调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合湛铁路环评报告”),至此,北海市人民翘首期盼了近二十年的合湛铁路项目终于取得重大进展。
合湛铁路位于北部湾腹地,连接两广交界的北海市(合浦县)和湛江市。2008年该铁路被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银)海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部分,是广西东向高速新通道和串联北部湾、珠三角、海西、长三角的沿海高速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于国家重要的区际性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正线长度约139公里(其中广西段63公里,广东段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概算总额约285亿元,总工期48个月。项目建成后,从北海到湛江只需30分钟左右,到广州不超过4小时;而从南宁到湛江只需2小时左右。因此,项目建设对落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接连东中西,联系东南亚,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推进泛北部湾地区国际合作,打造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合湛铁路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在谋划建设过程中却经历了诸多坎坷波折,甚至终止建设的风险。其中线路重要组成部分新建铁山港跨海特大桥对红树林影响评价是合湛铁路环评批复和开工建设的关键堵点。关键时刻,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范航清研究员带领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团队临危受命,扛上了合湛铁路项目对红树林影响专题与修复方案系列任务重担。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团队坚持连续作战,主动牺牲春节假期,在短短数月内完成了大量工作。首先,在秉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客观分析了三套线路走向方案对红树林的影响,为项目建设的线位确定提供了专业支持,推动了不可避让论证报告的审批;其次,实地调查采样,获取第一手资料,客观评价了项目区红树林生态现状及项目建设对红树林的影响,并提出了避免和减缓影响的措施;再次,拟定了红树林移植与异地修复方案和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方案。项目工作成果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建设单位提供了生态保护措施和恢复建议,打通了合湛铁路项目环评前置条件的关键堵点,有力地推动了合湛铁路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批和开工建设进程。
在项目工作中,海科院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团队同心聚力,不畏艰难,急政府之所急,行百姓之所盼,展现了新时代海科院人求真务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获得了政府部门、委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图1 新建合浦至湛江高速铁路线路图(引自铁路建设规划)
附:团队工作纪实
照片1:多学科协同,在泥泞中获取项目区红树林生态现状一手资料
照片2:争分夺秒,挑灯夜战,克服连续作战的身心疲惫
照片3 团结互作,众志成城,阶段性野外调查工作完成后的喜悦与心安
照片4 脚踏实地滩涂,异地修复选址踏勘
照片5 项目组与环评单位、专家团队、政府职能部门等多方沟通协调与咨询
撰稿:李斌、陶艳成、刘文爱,等
照片:陶艳成、苏治南、钟云旭、刘文爱,等
审核:邱广龙、潘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