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作者: 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发布于: 2024-09-20 16:48
阅读: 19

广西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由原广西海水养殖新品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而成,中心以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引育种中心为共建单位。

 

1.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基本情况

依托单位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原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隶属广西科学院,从事海洋水产养殖和海水种苗繁育三十多年,是区内最早进行海水种苗培育研究和生产的科研单位之一。2000年归类为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2004年转制成国有科技型企业,2020年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拥有土地总面积194亩,建有占地面积156亩,集育苗、中培和养殖示范于一体的、设施完善的海水养殖中试基地,育苗车间28栋总育苗水体10709m3,池塘面积65亩,育苗车间实验室、微藻保种室、培训室、职工宿舍、办公室等房屋建筑总面积2900m2,滤水蓄水池1300m2;拥有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00多台(套),所部办公实验楼2000m2。自2004年转制以来,共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100多项,取得各类科技进步奖20多项,发表论文30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有效专利22项,具有很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开发实力。

 

 

共建单位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前身为广西水产试验场)成立于1954年,是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广西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单位。中心位于南宁市白沙大道30号,引育种基地位于南宁市武鸣县城厢镇,水质优良,交通便利,占地265亩,建有175亩良种繁育池塘,3000平方米工厂化养殖车间,1000平方米科研综合楼,各种科研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完善,固定资产净值2000多万元。机构设置有办公室、财务科、基地办公室、引种研究室繁育推广室。主要职能是:服务指导全区水产种业体系建设和发展,组织实施全区水产种质资源登记、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水产优新品种的引种和育种等工作。

 

 

2、技术创新中心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中心主要以海水养殖优良新品种的繁育、选及生态健康养殖工程技术、海洋渔业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估、基因鉴定定位、新品种创制等技术领域为主攻研究方向,开展包括:海洋生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营养需求与高效环保饲料开发、病害综合防控、海水养殖生态与环境研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现代设施化生态养殖等工程技术开发,同时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实施良种工程和科技兴渔的发展战略, 不断培育并销售各类生产性状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新品种,不断开发先进养殖新技术,切实满足当地水产经济发展的需要。

   

3、技术创新中心人员队伍情况

技术创新中心现有人员共6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4人、中级职称19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

 

4、技术创新中心近年来主要工作成效

技术创新中心拥有一批长期活跃在海洋水产科学和应用技术开发第一线的科技人员,主要从事北部湾地方特色海水经济品种的人工苗种繁育和健康养殖技术开发,这些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和积累,目前取得技术突破且稳定供应市场的品种有青蟹、沙虫(方格星虫)、花甲王(织锦巴非蛤)、沙包螺(钝缀锦蛤)、象鼻螺(獭蛤)、牡蛎、珍珠贝、香螺(方斑东风螺)、中国鲎、金鲳(卵形鲳鲹)、石斑鱼、小丑鱼等等。其中,“沙虫(方格星虫)”室内苗年生产能力达1亿条以上,中培苗3000万条以上;“青蟹”优质种苗年生产能力达1000万只以上,为目前南部沿海生产力之最;特色经济贝类年生产能力达5亿粒以上,目前广西沿海地区和越南的兴安、海防、广宁等区域的特色贝人工养殖种苗大部分是由该中心研发推广。

其它品种方面,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中心在中国鲎人工育苗、保育繁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年繁育能力达300万只以上,为世界鲎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心在观赏鱼板块也有所建树,基地通过杂交育种繁育小丑鱼新品系20多个,保存小丑鱼性成熟品系60多个,常规保种亲鱼量近200对。中心在新品种研发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技术成果,在广西首次突破南方海参人工苗规模化繁育技术以及北部湾特色贝类新品种对角蛤、棕带仙女蛤和真曲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技术。

广西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将依托技术创新和深度挖掘,致力于新品种繁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海洋渔业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渔业产业升级和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