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洋科学院在陆基圆池养殖模式方面取得新进展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健康养殖为主发展设施渔业,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设施渔业新型模式,陆基圆池养殖是一种充分利用水资源充足的山地及丘陵地区、集约高效的生产方式,近年来在广西、贵州等地迅速扩张。
近日,广西海洋科学院联合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了陆基圆池养殖模式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和投喂频率对红罗非鱼生长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发现,从生长速率和单位水体产量上看,红罗非鱼养殖密度在40尾/m3(27.62-225.88 g/尾)更适宜,拥有最佳的健康状态和更均衡的肠道菌群。从投喂频率上看,红罗非鱼每日投喂3次可获得更快生长速率。该研究结果将为陆基圆池养殖模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材料。
相关成果以“Growth,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response of red tilapia (Oreochromis spp.)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and feeding frequencies in the land-based aquaculture tank” 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quaculture》(JCR一区)上。硕士研究生谢宇翔为第一作者,郁二蒙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论文得到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21220019)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24.74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