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Kendrick教授和美国Price教授、Fourqurean教授应邀到我中心开展学术交流
应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太平洋学会红树林海草分会的邀请,在广西科技厅“外专聚桂”项目“蓝碳生态系统海草床及红树林生态学研究”的资助下,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生物科院长 Gary Kendrick教授、美国河口海岸研究联合会理事长 James Fourqurean 教授和美国佛罗里达际大学地球与环境系 Rene Price教授于2019年12月2日至9日到我单位开展学术交流。
12月6日,来访的3位教授举办了三场学术讲座。Price 教授围绕稳定同位素的利用作了题为“Identifying the sources of water in estuaries: using stable isotopes of oxygen and hydrogen”的学术报告,Kendrick 教授就海草生态学的研究作了题为“Demographic and genetic connectivity: the role and consequences of reproduction, dispersal and recruitment in seagrasses”的学术报告,Fourqurean 教授就滨海生态系统的研究作了题为“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marine conservation in the Anthropocene: sea turtle overgrazing caused loss of seagrass ecosystems in Bermuda”的学术报告。3位教授同参加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大到研究领域的发展,小至采样的技巧,均使在场人员受益匪浅。除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外,与会人员还有来自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等机构的工作人员。
12月7日,3位教授与我中心相关人员共同组织了一场学术研讨会,其中Fourqurean 教授、Kendrick 教授、Price 教授分别作了“Sediment carbon early diagenesis and preservation in seagrass soils”、“Seagrasses: gardening secrets for restoration”、“Long-term ecological monitoring (LTER) of Florida Coastal Everglades”的报告;我中心的范航清研究员、潘良浩、苏治南分别作了“Developing of the mangrove eco-farming pond system”、“Preliminary study on mangrove-saltmarsh ecotone in Guangxi, China”、“Changes in carbon storage and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in a mangrove-seagrass ecosystem after the invasion of smooth cordgrass in southern China”的报告。3位教授与参会人员就相关热点科学问题就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拓宽了我中心科研工作者的国际视角,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及学科发展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来访期间,在我中心邱广龙副研究员等人员的陪同下,三位教授分别对海南岛会文湿地、涠洲岛潮下带海草床、涠洲岛珊瑚恢复区进行了现场考察。三位教授还访问了我中心的滨海生态保育与创新利用基地,详细了解了“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的理念,考察了试验基地的建设现场。
通过本次交流,3位来访教授与我中心初步达成了合作共识,下一步将在项目合作、共著论文、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注:Kendrick 教授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海草研究学者之一,专注于海洋景观生态学、海草生态学、海草克隆生长、分散及拓殖的研究等。其H指数达58,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论文总被引用高达16064次。Price 教授擅长于利用氧和氢同位素追踪滨海环境的水流,尤其是地下水的来源与分配,已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Fourqurean 教授是国际著名滨海蓝碳研究专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海草研究学者之一,在海草床等滨海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环境营养循环、海草生理生态学、水生植物初级生产力等研究方面颇富建树,在海草化学计量学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已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H指数为58,论文总共被引17066次。
来访专家与中心人员合影
学术讲座现场
来访专家与中心人员热烈讨论
参观海草生态学实验室
考察会文湿地海草床
参观竹林创新基地
撰文: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邱广龙、苏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