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10
    2021年5月26日,由神祥金副研究员、姜明研究员、吕宪国研究员和刘兴土院士等20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12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联合撰写的学术文章“中国草本沼泽植被地上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和《Aboveground biomass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erbaceous marsh vegetation in China》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中英文期刊同步在线发表。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范航清研究员是该论文合作者之一。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报道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草本沼泽植被地上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利用全国草本沼泽植被地上生物量实地调查数据,结合中国沼泽湿地分布数据集,首次从全国尺度对中国草本沼泽植被地上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草本沼泽植被地上生物...
  • 2021-07-05
    2021年6月30日上午,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所在地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竹林村的村委党员干部一行65人来到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参观学习。 创新基地负责人向竹林村委党员干部介绍了基地的建设理念及发展规划,着重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随后,中心科技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基地,了解科研项目过程和基地建设成果。竹林村村委党员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通过参观和了解创新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党员干部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加强党建工作,多种形式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活动,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已成为党建工作教育培训现场教学活动基地。 撰稿:童立豪 摄影:倪孔平 审核:周浩郎    ...
  • 2021-07-02
    2021年7月1日,是建党100周年日,中心党支部组织开展了“打卡红色教育基地”活动纪念建党日。 7月1日下午,全体党员及群众来到北海市长青公园烈士纪念碑,打卡红色教育基地。形似铁锚的北海革命烈士纪念碑修建于1991年,碑体高22米,宽2.5米,以白色大理石覆盖,嵌有江泽民手书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庄严耸立在北海市海城区北京路长青公园,2002年9月20日被列为北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碑下,党员和群众们认真读着纪念碑上的烈士故事,交谈着烈士的革命事迹。在支部书记范航清同志带领下,全体党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大家表示要铭记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努力投身于国家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 打卡红色教育基地活动,使中心党员对北海革命烈士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感悟,是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再次表达。中心党支部将继续开展红色教育,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图1 中心党支部开展“打卡红色教育基地”活动 图2 中心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 撰稿:...
  • 2021-06-17
    2021年6月16日,中心党支部开展了6月专题党建活动并进行了第二季度党课学习。 活动在全体党员齐唱《歌唱祖国》中开始,在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后,在支部书记范航清同志带领下,党员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文章。 通过学习,中心党员对革命英烈的高尚情怀有了更深切的感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了更真切的了解,对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确保红色江山世代相传的时代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支部将继续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图1  中心党支部开展6月专题党日活动 图2  中心党员齐唱红歌 图3  中心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图4  中心党员进行第二季度党课学习                                 撰稿:丁慧 摄影:潘良浩                             ...
  • 2021-06-17
    2021年6月15日,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处级以上干部、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了党组书记、院长元昌安同志讲党课视频会议暨党史专题宣讲报告会。 下午三点,中心参会人员准时到场。会议开始,参会人员齐唱红歌:《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后向部分退休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随后,元昌安同志以一首打油诗及金一南将军的例子作为开头,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总目标对“四个突出特点”、“四个新要求”、“四项重点任务”进行了详细讲述,最后结合广西科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把广西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打造成为面向东盟、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地方科学院”的总要求。 通过此次报告会,中心参会人员深刻认识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性,争做广西科学院建设的“排头兵”,将结合党史学习和工作,迎接...
  • 2021-06-11
    2021年6月7日,广西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吕郁彪率人事处、条件财务处、合作发展处党员干部三人到红树林中心开展调研并与中心人员座谈。 在座谈会上,吕郁彪认真听取了中心支部书记范航清有关中心近期开展党史教育活动的情况汇报以及中心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计划。吕郁彪传达了区委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会议精神,肯定了中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强调要结合广西科学院科技创新的特点,体现“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的成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实现科技自主自强贡献力量。 吕郁彪还指出,在党成立100年之际,要承担肩上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为此,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习党史,要知道“为何学”;二是学习党史,要知道“学什么”;三是学习党史,要知道“怎么学”。要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学在经常,学在日常,常思常省,将党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 1 副院长吕郁彪及三名广西科学院党员干部在座谈会上 图 2...
  • 2021-06-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要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生态修复与价值评估是重要基础和保障。 2021年5月23日,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在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生态修复与价值评估学术报告会”。会议梳理了生态修复的理论、逻辑、核心问题与技术,交流了价值评估的技术与实践。会议由主任助理邱广龙副研究员主持,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广西大学温远光教授、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叶属峰教授级高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赵全民研究员和厦门大学王文卿教授等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报告,参会人员就专家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此次报告会从海岸带生态修复理论、海域使用的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修复与价值评估、价值实现的联系,并以中国红树林生态恢复为典型案例,提出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思路和借鉴方...
  • 2021-06-10
    2021年5月22日至23日,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暨第三十届广西科技活动周•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成就展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展会现场人头攒动,840多项科技成果引人瞩目,精彩纷呈。展会设置了“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展区、“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区、高校院所展区、创新合作成果展区、乡村振兴展区、科技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成果展区、科普互动区、科技成果路演区8大展区。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号召和遵照广西科学院的指示,以饱满的姿态,精心的准备参加了此次“两周一展”活动。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作为广西科学院的代表性成果在高校院所展区展出。同时,在科普互动区,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通过视频播放、海报展示、标本展出等方式全方位展示珊瑚礁生态系统及其代表性物种,介绍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功能,普及了珊瑚等海洋生物知识,提高了公众对海洋生态环保的意识。 广西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志民参加科技周开幕式并亲临现场指导。 图1 广西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