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25日,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CAMC)”的支持下,由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主办,北海新绎游船有限公司、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和北海探索潜水运动基地有限公司协办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培训在广西涠洲岛启动,为期4天。本次培训内容聚焦于珊瑚礁保护、渔民水下作业安全、替代生计、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公众宣传等方面内容。 当日上午,为了让学员更了解珊瑚礁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现状,主办方分别邀请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周浩郎研究员做题目为《珊瑚礁健康与珊瑚礁鱼类》的报告,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王欣副研究员做题目为《珊瑚礁监测及生态修复》的报告,广西防城港市档案馆副馆长苏搏题目为做《珊瑚礁生态系统与渔业资源保护探讨》的报告和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周佳俊老师做题目为《老鼠、海鸟和珊瑚礁之间的生态联系以及相应的保护对策》的报告。 珊瑚礁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其退化和与我们息息相关。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让学员们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及其渔业资源现状有所认知。同时,也借此展开宣传...
-
2021年4月21日,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处级以上干部、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了区直机关宣讲团党史专题宣讲报告会的视频会议。 下午三点,中心参会人员准时到场。,听会议邀请了自治区党委党校党史党建部教授、“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广西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凌海金做报告,他详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和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等内容,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可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以培植我们的家国情怀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年,2月20日,中央组织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从报告中领会精神,中心参会人员更深刻认识到学党史的重大意义...
-
2021年4月21日,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树基、副主任谢松光等一行7人来访,就红树林修复研究及双方合作与中心人员进行了座谈。中心主任助理邱广龙、王欣、廖馨,海洋生物与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吴斌等出席座谈会。 会上,邱广龙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发展历史、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等情况,双方交流与探讨了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所涉及的近海海域研究内容。高树基主任表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是相关联的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其研究对海洋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双方以此次座谈会为起点,基于中心的研究领域及科研成果,加强交流,寻求合作。随后,来访人员参观了中心的微缩滨海湿地、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境模拟实验室、标本展示室等专业特色展示平台。 海南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6月筹建,2016年7月获批建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南海海洋资源进行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目前海南省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以来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 &nb...
-
2021年4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天晓带领所人事处副处长李秋娇、世界民族研究室主任刘泓、张育瑄博士到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开展座谈,看望慰问挂职干部张姗,并对其进行了中期考核。张姗于2020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派至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进行挂职锻炼,目前任红树林与滨海湿地研究室副主任。 首先,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中心主任范航清对赵天晓一行表示欢迎,并对中心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赵天晓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三大定位,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和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历来重视对青年学者和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其中挂职锻炼就是帮助青年学者和年轻干部探索实践与快速成长的重要一环,其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对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为挂职人员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和岗位表示感谢。其后,挂职人员张姗汇报了半年来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情况、工作情况、生活情况。...
-
2021年4月2日上午,在4位老师的带领下,北海市海城区第六小学52名五年级学生来到中心开展“爱护海洋 爱护红树林”科普实践活动。 中心主任助理、中心海洋与环境资源研究室主任王欣副研究员为同学们讲解了红树林、海草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种类组成、生态功能、面临的威胁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海洋、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中心科研人员引导同学们参观了“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模拟生境”,该模拟生境将红树林、海草、珊瑚礁三大生态系统模拟于水族箱内,直观地呈现三大生态系统的生境和景观,展示生态系统连通性。水族箱中形态多样、色彩鲜艳的小鱼和的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激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接着,同学们参观了“滨海生态系统生物标本室”,该标本室藏有近千个生物标本,包括多种珊瑚礁、鸟类、昆虫、红树植物、海草和软体动物,是直观认识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生动素材。同学们还参观了“微缩滨海湿地”以及“人工模拟雷电雨系统”,在模拟潮汐涨落的滨海湿地前,王欣为同学们讲解了大气和水...
-
4月19日,对于广西北海来说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四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踏着夕阳的余辉视察了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并作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重要指示,为红树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务实创新,砥砺前行,快速响应党中央关于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的号召。 2021年4月19日,中心党支部开展了学习党史、与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党支部联结共建、重走习总书记路线、清洁红树林海岸线等专题党日活动。今后我们将围绕牢记嘱托、生态科普、联动共享等理念,不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各项工作。 撰稿:曾聪 摄影:潘良浩、张姗 审核:周浩郎 &n...
-
2021年3月12日,在第43个全民义务植树节到来之际,中心与北海市海洋产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北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北海市人防海防办公室等单位的志愿者一起,在海洋产业园区红树林滩涂种植红树,共同开展以“播种绿色希望,收获绚烂未来”为主题的红树种植及修复活动。 在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们分工协作,配合默契,干劲十足。很快,种下的红树就为海岸滩涂增添了一片嫩绿。红树植于土,生态植于心。我们深知,生态保护人人有责,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红树林作为海岸卫士,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调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种下的是稚幼红树,将来收获的是绚烂未来。 撰稿:童立豪 摄影:姚力照、童立豪 审核:周浩郎 ...
-
2021年3月12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洲在北海市政协主席毛艳琼的陪同下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进行考察。 基地负责人向黄副主席一行介绍了创新基地的建设理念、发展规划、建设历程及在研项目情况,并对正在实施的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项目进行了详细讲解。黄副主席参观了红树林生态及气候模拟系统、林贝蟹共生海水生物净化系统、地埋管网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等项目现场,对我中心开展的红树林生态建设和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肯定,对基地的科研及建设需求表示了深切的关心。 北海市政协副主席叶宗沛、海洋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廖克辉等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陪同考察。 撰稿:童立豪 摄影:姚力照、童立豪 审核:周浩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