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03
    涠洲岛为火山喷发而成,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而这片造就了涠洲岛的火山岩,也成就了北部湾最北部的一大片珊瑚礁,也是我国南部海域分布位置最北的珊瑚礁。 正是绚丽多姿的珊瑚礁、海蚀、海积及熔岩等景观,构成了涠洲岛独特的“蓬莱”景观。涠洲岛,又被学者们称为珊瑚最北方的“伊甸园”。 涠洲岛珊瑚目前的基本状况怎么样? 涠洲岛珊瑚面临怎样的生存困境? 涠洲岛对于珊瑚生长有着怎样的独特环境? 涠洲岛珊瑚保护有哪些措施? 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涠洲岛珊瑚礁研究基地,和研究人员一起走近珊瑚,认识珊瑚,了解保护珊瑚的重要意义。 据介绍,珊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产生石灰质骨骼的造礁珊瑚,包括石珊瑚、苍珊瑚;一类是不能造礁的珊瑚,如软珊瑚、柳珊瑚和角珊瑚等。软体珊瑚死后什么也不会留下,石珊瑚死后会留下坚硬的钙化物质,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珊瑚礁或珊瑚花,也即珊瑚的骨骼。 2017年,经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调查发现,涠洲岛有造礁石珊瑚10科23属41种,柳珊瑚4科12属14种。 广西...
  • 2018-11-03
    近日,从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获悉,该研究中心自2008年在北海成立首个全球海草科学监测站以来,为广西北部湾海洋生态的管理与保护提供了大量的海草监测基础数据。 据了解,我国首个全球海草科学监测站于2008年在广西北海成立,是全球海草监测网在中国的唯一监测台站,目前由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负责开展相关的监测工作。依托于“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红树林和海草系统保育与生态监测”特聘专家岗位,在范航清研究员和邱广龙副研究员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定期开展海草科学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海草床面积、分布、土壤种子库、叶绿素荧光特性,大型藻类覆盖度,附生植物覆盖度以及人为影响状况等,同时监测相关环境指标,迄今为止已积累了大量的海草监测基础数据。10年来,该研究团队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在海草研究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国际交流日益深入。 “全球海草监测网(theGlobalSeagrassMonitoringNetwork,简称SeagrassNet)”成立于2001年,目的在于用统一的方法与工具对全球各地的海草资源现状与威胁...
  • 2018-11-02
    10月27日-31日,由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和广西海洋研究所共同组成的2018年延安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班在中共延安市委党校举办。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范航清、广西海洋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杨家林以及两家单位共28位党员参与了此次专题培训班。 这次培训班是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培训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实景感受、情景教学等方式进行,通过让学员身临其境地去了解红色历史、感知红色历史、触摸红色历史,达到了以史育人、以情感人的学习效果。 短短几天内,学员们怀着怀着对革命前辈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宝塔山等红色教育基地,聆听了《沿岸精神及时代价值》、《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的父子情》、《为人民服务》、《学习张思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等专题教学和现场授课,重温了入党誓词,朗诵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rdquo...
  • 2018-10-16
    10月10日上午,广西科学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18年第三次集体学习会在我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共31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党组书记黄岑汉主持。 会议上,黄岑汉书记首先就习近平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的重要讲话作学习研讨发言。习近平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黄岑汉书记表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互联网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新形势下,一定要坚定信念,各单位必须充分做好网站管理工作,做到“风清气正”,各党员要时刻谨记党员身份。”黄岑汉书记向大家讲解了“九个坚持”、“一个中心环节...
  • 2018-10-15
    2018年9月28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王慧研究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何斌源副院长等一行6人访问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珍珠港滨海生态实验站。 专家一行参观了实验站的生态养殖平台,听取了站长钟云旭对地埋管道红树林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构造及运行原理的详细介绍,对实验站所开展的滨海湿地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许,希望在滨海湿地研究开展交流合作。 王慧研究员表示,由中心自主创新的红树林地埋管网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对红树林恢复、生物多样性修复与合理利用等有积极作用,为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提供典范,将大力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2018-09-12
    9月11日,中科院广州分院吴创之院长携分院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在广西科学院院长金城、合作发展处处长黎贞崇的陪同下到我中心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民义、广西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典鹏等也参加了此次调研,我中心范航清主任等对其进行接待。 上午,吴创之院长一行人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考察调研,基地负责人谭凡民介绍了基地规划和建设情况,并就广西科技创新驱动项目−《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构建与示范》在基地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报。 下午3点,在我中心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范航清主任对我中心科研项目、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表达了希望今后工作能够得到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支持的强烈愿望。吴创之院长对我中心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他表示,中科院广州分院的作用在于构建平台,合作的目标在于发展,有利于双方的发展目标才是可行的合作,合作要充分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情况,将根据这次的调研情况寻找合作节点以加快推进科研合作与交流;同时,他提...
  • 2018-09-10
    2018年9月7日下午,美国德克萨斯king's aqua公司CEO刘军到我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并带来了一场名为“全封闭、自循环、高密度室内工厂化海对虾养殖技术(RAS)”的精彩讲座,包括范航清主任在内的15名职工到场参加。 讲座中,报告人刘军介绍了一种目前在美国广泛使用的海水对虾生产养殖系统,该系统不受地点、时间、环境的影响,在完全人工控制下形成工业化养殖,有着高科技、高效益、高附加值、绿色环保、天然有机和健康安全的特点,可以节约土地、节约资源、无污染并且无化学物质添加。刘军详细的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模式和要点,并对国内使用该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效益分析。报告后,中心职工就该系统的细节内容以及在国内推广的可行性与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我中心开发的“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也是一种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水产养殖模式,开展生态养殖、解决群众生计一直是我中心的重要工作方向,这次的报告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路。...
  • 2018-09-04
    2018年9月3日下午,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党支部将党日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包括中心党支部书记范航清在内的17名党员参加了会议。 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关于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广泛开展向郑德荣等7名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桂组通字〔2018〕57号),党员们学习了郑德荣等7名同志的先进事迹。郑德荣等7名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党员们被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精神所感动。 会议上,“把爱的种子播撒在祖国雪域高原”的钟扬同志坚定执着、不畏艰险地为祖国的科研、教育事业忘我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各位党员,他用10年时间在上海种下一片红树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生态屏障的行为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