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10
    ——广西海科院协助救助一批活体珊瑚 林明晴、王欣(撰稿)   2024年8月28日8月28日,一场关于生命与希望的跨城接力在广西南部山海三市悄然上演。下午5时左右,广西海洋科学院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接到一个紧急电话,电话来自防城港红树林保护协会,原来是崇左市农业农村局查获一批入境崇左市的活体石珊瑚,但协会现有技术力量无法独自完成这项紧急而艰难的任务,希望团队提供支持和帮助。简单了解情况后,创新团队没有一丝犹豫,表示愿意全力以赴参与救援。考虑到查获珊瑚至少已经打包存放超过24h,直接从崇左市运送至北海市路程较远,不利于珊瑚的存活。防城港市相较于北海市距离崇左市更近,且拥有较为完善的海洋生态保护设施,当即决定将活体珊瑚运送至防城港进行救助。国家海洋局防城港海洋环境监测站作为接收地点,负责珊瑚的暂养和后续保护工作。广西海洋科学院立即派出团队成员,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珊瑚礁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成员在收到任务后,立即准备救助需要用到的设备和材料,即刻驱车从北海前往防城港市。晚上9点左右,创新...
  • 2024-08-29
    8月27日,广西科学院副院长吕郁彪带队赴广西林科院进行了一场深度的座谈交流。此次交流旨在深化双方在林业科研领域的合作,共同探讨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我院院长郁二蒙陪同调研。 会上,广西林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开祥代表广西林科院对广西科学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吕郁彪对广西林科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此次到访广西林科院的来意以及广西科学院在林业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果。郁二蒙介绍了广西海洋科学院的基本情况,并描述了广西海洋科学院在红树林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以后加强与林科院关于林业研究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随后,李开祥介绍了广西林科院的机构组织、人员构成、研发平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优势领域,以及广西林业实验室的建设方案,表示希望可以与广西科学院、广西海洋科学院加强合作,做好顶层设计,共同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源,形成优势领域互补。 本次座谈交流,标志着我院与广西林科院合作新篇章的开启。双方均表示,将携手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技术推广等领域深化合作,为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 2024-08-13
    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海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2024年度公开招聘科研人员面试成绩公示
  • 2024-08-09
    我院2024年公开招聘科研人员面试定于2024年8月13日进行,现将面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面试人员名单 面试人员名单见附件1。 二、面试、考核时间 2024年8月13日上午8:30前签到完毕,上午9:00开始面试。 三、面试、考核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长青东路92号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理学楼三楼会议室。 四、面试、考核: 面试主要测试应聘者履行职责所必备的专业能力,考核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政治思想表现、道德品质以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岗位匹配度等情况。根据面试、考核综合成绩从高至低,按招聘岗位拟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对象,由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前往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体检,费用由个人自理,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标准执行。其它事宜请见附件2《面试须知》和附件3《体检须知》 。 五、注意事项: 1.因个人原因面试当天放弃或未按时到达面试现场的,或面试现场确认不合格的,不再递补面试人选,按实有人员进行面试。 2.面试时请携带以下报名材料原件进行资格复核。 (1)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等原件;...
  • 2024-07-24
    7月12日,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国家创新联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州召开2024年度理事会会议,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崔丽娟出席会议。 按照联盟章程等有关规定,会议经过等额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任理事长和副理事长,新任理事长为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辛锟研究员,我院邱广龙研究员当选为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会议还完成了对联盟专业咨询委员会组成的调整,崔丽娟研究员当选为专委会主任委员。 红树林保护与恢复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以下简称“红树林国家创新联盟”)于2019年11月获批成立,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为牵头单位,由致力于红树林事业的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保护区、企业、NGO组织等40家成员单位组成。红树林国家创新联盟将以国家对红树林保护与恢复技术的需求为目标,以各单位的技术优势为支撑,以基层单位实际应用为抓手,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联盟的平台作用。 文:苏治南 图:中国林科院热林所...
  • 2024-07-18
    撰稿:潘良浩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等单位参编的《广西滨海植物》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林建勇高级工程师、黄耀恒高级工程师、刘秀高级工程师以及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潘良浩副研究员共同主编。   专著《广西滨海植物》封面、封底及部分内容(组图) 《广西滨海植物》是广西林草种质资源尤其是滨海植物资源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收录了544种滨海植物,包括野生的滨海植物406种(真红树植物12种,半红树植物8种,滨海盐沼植物38种,海草植物5种,潮上带植物343种)和常见栽培的滨海植物138种,并详细描述其中的野生植物,还附有反映其生境、识别特征的照片超过1700张,较全面介绍了广西滨海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现状。 广西是我国的海洋资源大省,拥有辽阔的海域、曲折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海岛,且拥有类型多样的海岸和种类丰富的滨海植物,红...
  • 2024-07-04
    为深入推进党的继续教育工作,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中共广西海洋科学院第一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观看红色题材电影《绝地重生》党日活动。此次观影活动旨在通过红色文化教育,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党员干部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电影《绝地重生》讲述了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又历经扎西会议、苟坝会议,才一步步成为党的领导核心的历史篇章。该片通过细腻的艺术形式,再现了毛泽东同志带领3万红军面对40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运筹帷幄“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辉煌战绩,真实还原了中国革命绝地重生的伟大转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生动诠释了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绝地重生精神。 在观影过程中,支部全体党员聚精会神地观看电影,被影片中震撼人心的历史场景和感人至深的情节所打动。观影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绝地重生》不仅是一部回顾历史的影片,更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一次思想教育和精神鞭策。这部影片不仅带来了一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 2024-06-07
    6月5日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日。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The World Environment Day),也是我国的第10个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当天,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苏治南博士受邀在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参与央视新闻直播,向央视总台记者及央视新闻的网友们介绍了“海岸卫士”——红树林的相关知识,包括红树林的主要树种组成、红树植物的种植要点、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等。 红树林作为热带和亚热带海陆交错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维持海岸带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海洋生态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红树林保护和修复。目前,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已经达到了1.04万公顷。广西海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