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8日,春风和煦,中心工会和妇工委为每位女同事、女同学们送上了暖心的礼物,庆祝第11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并将祝福送到了每个女同事的身边,希望各位女同事生活甜蜜,笑靥如花,事业锦上添花。中心共有16名女同志,巾帼不让须眉,撑起了半边天,有的在科研一线奋战,不辞辛劳,有的在行政和后勤服务,恪尽职守。她们兢兢业业,不愧为推动中心海洋科学事业进步的铿锵玫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党和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需要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中心的各位女同志将不忘使命,继续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芬芳,不负韶华。 撰稿:廖馨 照片:廖馨 审核:周浩郎 ...
-
2020年2月3日上午,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召开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会议由中心党支部书记范航清主持,班子成员阎冰、3名支委委员参加会议,1名科研技术骨干列席会议。广西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吕郁彪,人事处副处长陆兰天到会指导工作。 对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会前按要求制定民主生活会方案,部署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参加广西科学院组织的集中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开展谈心谈话,分析典型事例,对照检查问题,撰写对照检查材料。 会议通报了2019年度“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以及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情况。 会上,范航清代表中心党员班子作对照检查,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并带头开展个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阎冰也进行了个人对照检查。其他参会人员(含列席人员)也提出了批评、意见和建议。 吕郁彪副院长表示,中心此次民主生活会程序完备,准备充分,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发言,虚心接受批评,表态诚恳,达到了团结——批评——再团结的效...
-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西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的实施意见》以及科技厅对各单位广泛组织开展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等文件精神,我中心/重点实验室于2021年1月19日下午组织召开了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重点实验室全体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动员会。 廖馨副研究员汇报了科技厅的文件精神,总结了2021年国基申报指南的变化。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基项目,我中心/重点实验室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本年度申报国基的科研人员,无论申报的项目立项与否,均可优先获得重点实验室系统性课题经费的支持;获得立项的科研人员,年度考核优先评优。 2021年度,除传统“面青地”项目外,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广西)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引导和支持科研人员围绕广西的优势特色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动员会上,与会者也对和我中心相关的“环境与生态”领域的项目指南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撰稿:廖 馨 照片:潘良浩 审核:周浩郎 ...
-
红树林、海草、珊瑚礁是海洋中重要的生态系统,因众多海洋生物栖息其中而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为了展示和研究其间生态连通性,中心设计了红树林-海草-珊瑚礁模拟生境,于2021年1月完成设备制作、安装、调试并正式投入运行。 中心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模拟生境包含7组独立的生境体系,模拟红树林、海草、珊瑚礁生境并实现温度、盐度、pH、光照等环境因子的精准控制。生态连通性模拟生境包含红树林-海草-珊瑚模拟生境结构和展示生态连通性的标志性物种。 该套模拟系统将红树林、海草、珊瑚礁三大生态系统模拟于同一水族箱内,直观地呈现了三大生态系统的生境和景观,展示了生态系统连通性,可供开展探讨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生物流动的研究。该模拟生境是北海市最大的珊瑚礁模拟系统,可暂养珊瑚礁生物,如造礁石珊瑚、柳珊瑚、海葵、海星、海胆等,并可开展这些生物的救助和养殖。目前中心正在进行“珊瑚礁生物救助基地”、“珊瑚礁科普教育基地”的申请和论证工作。 撰稿:林明晴、王欣 图片:林明晴 审核:周...
-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桂人社发〔2011〕155号)、《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条件设置和资格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桂人社规〔2019〕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经公开招聘程序,拟聘用丁慧同志,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2021年1月15日至1月25日)。 在公示期间,如对拟聘人员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地址,于2021年1月25日前邮寄或直接送达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人事科(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邮寄的以邮戳为准)。 地址:广西北海市长青东路92号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人事科 邮政编码:536000 联系电话:07792056427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2021年1月15日 ...
-
2021年1月12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第六届广西特聘专家“红树林和海草生态系统保育与生态监测”岗位进行了期满考核实地核查工作。 按照考核程序,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国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技处一级主任科员黄爱明、广西科学院黄庶识研究员、广西医科大学人事处徐榕和北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科科长石红天组成的实地核查组现场查阅了特聘专家期满考核材料,听取了“红树林和海草生态系统保育与生态监测”岗位特聘专家、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的汇报,了解了特聘专家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岗位工作目标和任务、完成考核指标、经费收支、依托单位支持、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打算等六个方面的情况。考核组对特聘专家及其团队在聘期内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对设岗单位对特聘专家及其团队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的支持表示充分地肯定,同时就考核材料中存在的细节问题给出了修改与完善的建议。 2017年9月,范航清研究...
-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指示精神,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于2020年11月在北海市召开了“全区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工作会议”,对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动员部署,并决定由下属国有企业广西八桂林木花卉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八桂公司”)牵头解决红树林种苗供给(甲方)问题,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提供科技保障(乙方)。 2021年1月6日在考察完北海山口苗圃选址之后,甲乙双方在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举行了“广西真红树植物生态苗圃建设与育苗技术转让和技术指导合同”签字仪式。根据合同,2021-2023年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将指导八桂公司进行苗圃选址和苗圃建设方案编制工作,提供苗木培育与苗圃海洋动物养护成套技术,并培训技术骨干。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高度重视本次合作,亲临签约仪式的领导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种苗站站长黄伯高、种苗站调研员彭文胜和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张小副等。八...
-
根据国家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20〕353号]),由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参与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中国沼泽湿地资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调查”综合绩效评价为“优秀”。 中心范航清研究员负责的“中国南海滨海湿地资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调查”专题任务(以下简称“专题”),是“中国沼泽湿地资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调查(2013FY111800)”专项项目的组成部分,需要在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开展滨海湿地调查。按照合同约定,专题于2013年6月启动,于2018年6月结束,历时5年。由邱广龙、潘良浩等年轻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组成的调查研究团队,开展了3省区的野外调查和采样。在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专题组克服了重重困难,调查了滨海沼泽湿地34片(面积137493公顷)、水样点234个、植物样地61个,采集了植物标本52种(220份)。专题共发表了7篇论文,培养了2名硕士研究生,出色地完成了项目合同约定的内容和考核指标。 项目于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