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14
    2020年12月12日,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2020年年会在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召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小勇教授等12位委员出席。会议由陈小勇教授主持,实验室主任助理廖馨副研究员汇报了实验室2020年年度工作、基金课题、“十四五”学科发展规划等情况。学术委员们对实验室年度工作进行了评议,审议了实验室基金课题立项、结题和评优,并讨论了实验室“十四五”学科发展规划。对重点实验室一年的成绩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1.本年度实验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影响力显著提升,特别是依托广西自治区人才小高地,有力推动了实验室的发展。 2.同意3项实验室系统性课题和2项开放课题结题,审议通过10项系统性课题和4项开放课题立项。 3.实验室“十四五”发展规划框架前瞻性强并切合实际。 委员们还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标志性成果的提炼和实验室成果的宣传。 2.为了进一步交流和引才,建议联合高水平院校举办青年学者论坛。 3.面向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及学科前沿,进一步凝炼“十四五”期...
  • 2020-12-10
    2021年,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即将迎来成立30周年。为总结过去思考未来谋划发展,2020年12月4日,中心召开战略咨询会,邀请区内16个单位的22名涉海资深专家前来出谋划策,并借此机会,感谢这些老专家多年来对中心的关心和支持。 上午,在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带领下,与会专家参观考察了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了解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林蟹贝共生净化系统、跑道式养鱼、滨海耐盐植物苗圃等;下午,广西科学院副院长吕郁彪主持了在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战略咨询会。会上,范航清研究员介绍了中心30年来的发展、成果和学科布局,专家们先后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建议中心: 1.梳理中心成立以来系统的红树林生态研究成果并报奖; 2.抓住“十四五”的机遇,重视国际合作,抢占在“一带一路”中的带头地位; 3.保持特色、扩充体量、错位发展、打造一流; 4.重视人才引进,改善人才待遇。 本次会议由广西红树林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才小高地主办。     撰文:王  欣 供图:王  欣 审核:周浩郎   ...
  • 2020-12-08
    2020年12月4日上午,应北海市实验学校的邀请,中心副主任阎冰研究员在北海市实验学校多功能报告厅为五年级300多名学生作了题为“关爱海洋生物”的科普讲座。阎冰研究员从同学们熟知的海洋生物讲起,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了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提高了同学们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认知。他还从海洋捕捞过度的影响入手,告诉同学们如何采取行动保护海洋生物。他强调,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管好嘴和胃、手和脚,不吃和不捕珍稀的海洋生物,并与家人一起共同实践,还需要学习海洋知识,科学地参与保护行动。讲座的最后,阎冰研究员为学生们播放了由中心副主任周浩郞研究员创作的歌曲《我爱南沙,我爱珊瑚》。讲座共计用时1小时,现场反响热烈。同学们都被海洋生物的精妙所吸引,表示会从自身做起,保护好海洋生物资源。为表示感谢,校方还为阎冰研究员颁发了证书。 本次讲座由实验学校和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共同开展,是对北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关注海洋 保护海洋”海洋科普教育系列活动通知的响应,...
  • 2020-12-08
    2020年12月7日上午,为普及科学知识,拓宽青少年的科技视野,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好地服务社会,中心与北海市海城区第六小学签署了共建滨海湿地科普教育基地合作协议,范航清主任和北海市海城区第六小学庞毅校长代表各自单位签字。根据协议,中心将利用现有实验室、野外基地/试验站等资源条件和科技人员,为北海市海城区第六小学提供参观、实习和探究等科普活动的公益服务,普及科学知识,共建滨海湿地科普教育基地。 图1 中心范航清主任与北海市海城区第六小学庞毅校长签署合作协议 文:史小芳 图:史小芳 审核:周浩郎  ...
  • 2020-11-30
    2020年11月18日,广西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所组织的“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政干部‘习总书记广西之行’”培训班一行,包括广西26个高校的40名老师,来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开展党建交流,中心党支部书记范航清及全体党员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范航清与来访学员就如何将党建和业务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范航清说,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专注国家和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探索在红树林滨海湿地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技术、模式及管理方法,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支部副书记邱广龙做题为“中国红树林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利用方案”的报告,报告说到,保护和恢复红树林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行动,我们要找准党建与科研融合的机制和抓手,践行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培训班老师们还参观了红树林中心的微缩滨海湿地、人工降雨系统、珊瑚和地质岩标本、综合标本馆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境模拟实验室等专业性特色展示平台。 参加交流的同志们对红树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习总书记广西北海红...
  • 2020-11-27
    2020年11月26日下午,在海洋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廖克辉陪同下,由广西干部学院组织的全区人才工作者培训班一行80人到我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参观学习,并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创新基地负责人向培训班学员介绍了我创新基地的建设理念、发展规划及在研项目情况,并现场对正在实施的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项目进行了详细讲解,期间学员们对红树林生态及气候模拟系统、林蟹贝共生海水生物净化系统、地埋管网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我中心开展的红树林生态建设和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肯定,并表示以后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学习的愿望。   撰稿:童立豪 摄影:姚力照、童立豪 审核:周浩郎        ...
  • 2020-11-13
    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是重要海洋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引起的滨海生态系统演变异常、生态安全事件和生态气象灾害的增加,近海环境生态退化等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加以应对和解决。滨海湿地研究的多圈层耦合、跨学科交叉发展是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为落实规划,我中心于2020年11月10日特邀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等单位专家学者召开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广西北部湾区域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环境面临风险大科学问题研讨会议”。会议在我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共有30人参加会议。 会议内容主要为探讨近60年来气候及气候变化对北部湾区域红树林、珊瑚礁的影响,以及讨论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生态系统气象监测评估关键技术。 会议安排了三场主题报告。中心新入职员工林明晴做了题为《北部湾珊瑚白化事件》的报告,介绍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涠洲岛、海花岛、防城港等地珊瑚的白化情况。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的首席专家莫伟华研究员做了题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广西北部湾区域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环境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