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他们在护堤固滩、促淤造陆、维系生物多样性、固碳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海上森林、海岸卫士,是全球重点保护的滨海生态系统。 3月30日-3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连续两天播放了关于红树林保护(标题为“如何拯救红树林(一)和(二)”)的专题节目,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作为主要专家接受了栏目组的采访,参与了节目的录制。 在这两期的《焦点访谈》节目中,范航清研究员作为我国权威的红树林专家,基于30多年的红树林研究经验,指出了我国红树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威胁,并对我国红树林的可持续保护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节目还特别介绍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近年来研发的地埋式水体自更新滩涂管网鱼类生态养殖系统、生态海堤和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 近年来,红树林的保护得到了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考察时指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生态环境部、...
-
2019年3月28-29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珠海市政府支持的第287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海洋强国发展战略论坛在珠海市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海洋强国发展战略”。22名院士,4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分为海底资源、海洋装备、海水丝绸之路与海洋能源、极地海洋生物产业、海岸带生态健康保护与恢复、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科技创新、深远海维权及保障、深海战略与创新平台八个分会场。 我中心范航清研究员应邀出席论坛,并在张思院士负责的第五分会场“我国海岸带生态健康保护与恢复”做了“中国红树林保护成就与问题”的学术报告,回答了院士及多位代表提出的问题。会议期间,范航清研究员考察了珠海高栏港、珠海平沙新城生态公园建设工地。上述生态公园为政府征收的虾塘,其面积达3100多亩,主要恢复对象为红树林和滨海刺灌丛植被,是未来平沙新城的生态屏障。 据悉,本次论坛紧扣中国工程院承担的国家战略咨询项目进行,旨在为《院士建议》的起草收集资料和问题。会上,范航清研究员接到邀请,将参加张...
-
发布于 2024年10月21日 测试与监测研究室人员招聘岗位要求 岗位 海洋环境监测 数量 1名 专业 分析化学、海洋化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 学历学位 本科 工作内容 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检测及相关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有2年以上的检验检测工作经历和环境监测上岗证的优先考虑。 岗位要求 能热爱科研事业,热爱业务,体格健康,能海上、野外作业,无不良嗜好,吃苦耐劳,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拟招聘以上岗位人员,欢迎应聘。联系人:曾聪(电话:0779-2056427,电子信箱:zengcong1224@126.com)...
-
2019年3月14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谢兆东处长一行三人,在广西科学院人事处长刘晖等三人陪同下,莅临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人才小高地建设调研。在参观第四海洋研究所后,谢处长一行接着参观了广西海洋研究所竹林基地和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竹林基地,听取了两个单位的基地建设及工作成果介绍。 下午,谢处长一行在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厅与广西科学院院长、广西科学院人事处、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海洋研究所,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的相关领导和科研人员座谈,就申报“红树林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广西人才小高地听取汇报。范航清研究员代表广西科学院三个涉海研究机构,介绍了建设“红树林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才小高地的必要性、基础、任务、目的等内容。听取汇报后,谢处长要求三个单位抓紧时间按人才小高地的申报程序及要求开展申报工作。金城院长表示人才小高地建设将有利于广西滨海湿地生态科学研究人才的集聚,助力广西科学院的海洋科研发展。 广西人才小...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为了总结2019年2月下旬国土资源部全国红树林保护修复调研结果,加快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红树林保护修复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家林草局于2019年3月3日在广州海珠湿地公园紧急召开“国家林草局红树林保护修复研讨会”,中心范航清研究员作为专家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各省(区)汇报和专家意见,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在我国现有红树林有林面积、修复的潜在规模、宜林地判别科学指标等关键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会议同意将沿海部分低效虾塘纳入我国红树林修复空间规划,逐步实施退塘还林生态工程,突破我国红树林宜林滩涂面积有限的瓶颈。本次会议是续2002年1月 “全国红树林建设工作座谈会”之后的又一次红树林国家管理会议,相关政策建议将呈报中央决策,因此具有战略里程碑意义。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局中南规划设计院,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林业局,相关各省林业勘察(调查)规划设计院领导及专家23人。 撰稿:范航清...
-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红树林保护修复的重要批示精神,自然资源部组织了全国红树林保护修复调研。中心范航清主任作为专家,应邀全程陪同了广西片区的现场考察和座谈。 2019年2月25日,以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为组长,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彭有冬为副组长的部委领导一行8人现场考察了钦州茅尾海,钦州七十二泾、合浦山口和北海金海湾的红树林。范航清现场介绍了红树林习性、影响分布的因素、人工造林、外来物种、反映了国家已有规划中红树林宜林滩涂定义与规模不科学问题。26日上午,调研组在北海市政府会议厅举行了“自然资源部红树林保护修复调研广西片区座谈会”。座谈会上自治区厅局领导、沿海三市领导、红树林保护地和利益相关者代表介绍了情况。赵龙副部长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要在摸清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与规划才能做好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工作,要建立适应性评价体系;要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技术,使植被和生物多样性都得到保护;要尊重市场规律,行政对接,平衡发展,努力探索多方投入的生态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红树林保护修复;...
-
2019年2月25日,我们拜访了位于北海市海城区长青东路的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中心副主任周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令人惊喜的是周主任竟然是我们同校的84年毕业的老学长。在会议室周主任为我们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历史和北海乃至全国红树林的情况,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被周主任渊博的知识所折服。 我们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认识也随着周主任深入浅出的讲解一步步加深,更为难得的是周主任站在专业的角度引导着我们,使我们的思路与眼界更加开阔,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一名生态学家(大言不惭)。 红树林是一个成分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由各种红树、栖息在其间的虾蟹鱼虫、来此越冬捕食的候鸟等等生物以及自然环境共同组成。红树林可以促进淤泥沉降、净化海水、保护堤岸、防风防浪,同时它也是碳循环的重要一环,而若囊括红树林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物,它的价值更是大到无可计量。 近几十年来全球红树林丧失了20%~35%,按照这一消失速率推测,未来100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红树林都将消失。因为客观的地理原因,我们国家不是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地区,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在经过了前几十年红...
-
Invited by the organizers, FAN Hangqing attende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grated and Ecosystem-Based Ocean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held in January 30-31, 2019 i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China. The workshop was sponsored by the 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CICED) and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Xiamen University) and hosted by Minhan Dai and Jan-Gunnar Winther. Nineteen participates from domestic and abroad have attended the workshop, in which by giving a presentation titled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Mangrove Conservation in China, FAN Hangqing has briefed the mangrove resources in China, introduced mangrove conservation progress and contribution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 Ecosystem orientated integrated ocean management, a S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