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28日下午,广东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凌锋率广东省政协、广东省林业局等单位人员组成的考察组一行11人来访中心,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促进蓝碳生态系统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言资政”专题调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黄远山及广西政协、广西林业局、广西海洋研究院、北海市林业局等单位6名人员陪同调研。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与主任助理邱广龙、王欣、廖馨向考察组介绍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在国家红树林保护行动计划咨询、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生态海堤、红树林基准价值计算、海草床及珊瑚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以及五年来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带领考察组参观了红树林-海草-珊瑚礁生态连通性模拟生境实验室、滨海生态系统生物标本室、微缩滨海湿地、人工模拟雷电雨系统、图书阅览室并进行讲解。考察组对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所开展的红树林、海草、珊瑚礁生态学研究等相关...
-
2022年6月15日下午,北海市政协在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期“书香政协 委员讲堂”活动,市政协副主席石昆、秘书长刘振贤、文史委主任梁思奇及数十位政协委员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心珊瑚礁团队负责人王欣带领委员们参观了生态连通性模拟生境实验室和滨海生态系统生物标本室并进行了讲解。中心廖馨副研究员作为本次“委员讲堂”活动的主讲人,做了题为《北海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经济》的讲座,给各位委员们科普了北海红树林的种类、生态功能,回顾了五年来中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王欣做了题为《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修复现状》的报告,给委员们展示了中心近十年来在涠洲岛珊瑚礁开展生态修复所作的努力。 听完报告,委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意犹未尽。有委员表示,生态修复道路任重道远,单纯靠财政经费投入难以长期持续性发展,红树林中心原创的“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模式既可以修复红树林,又解决了沿海人民的生计问题,是个值得推广的好模...
-
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次的主题为“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未来”。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19日,北海市实验室学校五年级27名生态委员学生代表在4位老师的带领下,来中心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研学活动,学习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 中心潘良浩和林明晴共同为同学们做了题为《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科普讲座。潘良浩的讲解,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他给同学们介绍了“海上森林”红树林的相关知识,包括生态特征、分布种类、功能价值和保护意义,还介绍了我国海草床的分布、用途;林明晴介绍了珊瑚和珊瑚礁的区别、生态学功能等内容。同学们边听边做笔记,聆听中拓宽了知识面,思考中提高了生态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受益匪浅。 同学们还参观了模拟潮汐涨落、“微缩滨海湿地”、“人工模拟雷电雨系统”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模拟生境”,直观感受了红树林、海草...
-
2022年4月21日,第一届岭南红树林学术论坛暨岭南师范学院红树林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岭南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岭南师范学院主办,岭南师范学院红树林研究院、岭南师范学院科研处承办。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海上森林”红树林的修复与保护,围绕中国红树林保护恢复、生态产业发展、滨海旅游以及自然科普研学教育等方向齐研讨、话发展,为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的广东生态建设新名片再添助力。 我中心范航清、邱广龙、廖馨、苏治南四人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红树林研究院”的揭牌仪式。范航清研究员被聘为岭南师范学院“红树林研究院”名誉院长,范航清、阎冰受聘为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邱广龙、廖馨、苏治南被聘为客座博士。揭牌仪式后,举行了“第一届岭南红树林学术论坛”,范航清和邱广龙分别作了“虾塘红树林农牧场的设想与实践”和“生物多样性与蓝碳:红树林与海草床生态服务功能之对比研究”的大会报告。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退塘营造红树林工作。...
-
2022年3月11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位委员林志华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调研基层统战工作。广西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吕郁彪陪同调研。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范航清,创新基地主任、北海市九三学社副主委谭凡民接待林志华一行并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中心主任范航清详细介绍了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重大专项《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构建与示范》的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围绕统一战线与科技工作的共通点,探讨了基地在科研探索、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 在听取中心创新基地建设发展情况的汇报后,林志华对中心在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林志华表示,统战部门要继续加强与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沟通交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及时了解单位发展需求,拓宽人才发展渠道,着力从统战角度借助中心的创新基地构建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具有统战特色的生态保护示范基地。 市统战部部长陆海生,区党委统战部互联网信息处处长曾冰,中心九三学社社员廖馨等人参加调研活动。...
-
2022年3月4日,岭南师范学院校党委书记刘明贵教授一行5人赴中心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开发与利用学术交流。在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的带领下,刘明贵书记一行首先参观了中心微缩滨海湿地、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境模拟系统、滨海湿地生物标本馆以及红树林温室,然后与中心科研骨干进行了座谈交流。大家一起观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成立三十周年宣传片,范航清主任向来宾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方向和近期取得的主要成果。刘明贵书记对中心在红树林保护与开发利用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说明了此次来访的目的。湛江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地级市,2021年12月30号,湛江市提出要打造“中国红树林之城”,成为广东省生态建设新名片,同时还出台了《湛江市建设“红树林之城”行动方案》,计划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4183公顷。岭南师范学院希望通过组建红树林研究团队,在红树林研究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湛江全面打造“红树林之城”贡献力量。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作为长期开展红树林保护与开发利用研...
-
2022年2月25日,应广东省雷州市政府邀请,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一行13人前往雷州市开展调研,与雷州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并实地考察了雷州市南渡河红树林等地,探讨了在湛江红树林之城建设“养殖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的可行性等问题。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雷州市南渡河出海口的红树林生态修复区,调查了红树林恢复区域的面积、边界、底质、水淹时长、海水盐度、潮差等内容,初步了解了南渡河出海口周边区域的红树林现状和恢复潜力。 范航清研究员介绍了“养殖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的理念和研发历程,并结合当日调研情况,初步分析了在南渡河出海口区域创建“养殖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的可行性,提出了雷州市建设“养殖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的基本理念和初步想法。范航清指出,雷州市的红树林生态修复及“红树林生态农场”建设的规划设计不仅仅是普通的景观设计,还应包括顶层设计、现状调查和生态监测等内容,并将“生态”理念贯彻始终,可先小规模示范建设可复制的“红树林生态农场”模块单元...
-
2021年12月1日,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喻达辉研究员应邀在学术报告厅为中心研究人员做了“合浦珠母贝新品种选育与生物矿化研究”的学术报告,从种质资源、基因资源、育珠性能、生理生态、遗传多样性监测和遗传评估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喻达辉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合浦珠母贝新品种选育与生物矿化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出席研讨会的中心研究人员就感兴趣的问题与喻达辉研究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双方表达了在珊瑚礁生态系统开展合作的兴趣并达成初步意向。 喻达辉研究员是广西B层次人才,广西特聘专家,曾任国家贝类产业体系珍珠贝岗位科学家。主要从事海水贝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项目、蓝色粮仓项目子课题、以及广东、海南和广西科技项目等8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次,创制国审珍珠贝新品种1个,获授权专利30余件,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4部。 涠洲岛珊瑚礁是白蝶贝的适合生境,涠洲岛也曾是名闻遐迩的合浦南珠的产地之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