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配合“广西科学院科学传播周”系列活动,11月12日,广西海洋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开展“科普在行动”公众科普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海洋生物科普长廊展示、海洋生物标本馆、滨海生态系统生物标本室、海洋生物实验室和海洋环境理化实验室参观,显微镜观察体验、滨海湿地生态模拟系统体验和海洋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等。 海洋生物科普长廊通过摆放展板、实物展示及现场人员的科普介绍等方式向市民公众普及海洋生物知识。展示的海洋生物有青蟹、沙虫、中国鲎、小丑鱼、石斑鱼、金鼓鱼、海参、香螺以及多种北部湾特色海洋双壳贝类,很多海洋生物在生活中、餐桌上经常能见到,但这些海洋生物小时候长什么样子?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吃什么?参加活动的大朋友小朋友对此都充满了好奇。 广西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是通过海洋所几代科研人员的调查研究、积累沉淀而逐步建成,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广西沿海海洋生物的种类及特点,馆内有海洋生物标本1200多种4700多件。活动现场,在...
-
2022年9月22日,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屈强一行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调研。屈强会长一行参观了红树林-海草-珊瑚礁生态连通性模拟生境实验室、滨海生态系统生物标本室、微缩滨海湿地、人工模拟雷电雨系统等,中心主任助理邱广龙、廖馨、王欣陪同讲解。随后,双方在中心会议室进行了座谈。 中心主任范航清代表中心对屈强一行表示了热烈欢迎。范航清介绍了中心发展历史以及在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红树林基准价值计算、海草床及珊瑚礁保护与修复工程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邱广龙就中心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科研条件和平台等作了介绍。王欣详细介绍了生态海堤规划与设计的情况。屈强会长等人对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与赞赏。屈会长指出,此次红树林中心调研之行收获很大,对中心的发展背景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希望中心继续凝练方向,坚持创新和加强合作交流,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要突出特色,将更多成果转化应用到行业实践中。 座谈会结...
-
2022年7月8日上午,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冯兵率调研组一行4人来访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开展涉海专业建设及合作调研。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周浩郎研究员与主任助理邱广龙、王欣向调研组介绍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结构和分工、内设科室、基础设施建设等,展示了中心在红树林、海草床及珊瑚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播放观看了中心三十周年纪录片,带领调研组参观了红树林-海草-珊瑚礁生态连通性模拟生境实验室、滨海生态系统生物标本室、微缩滨海湿地、人工模拟雷电雨系统、图书阅览室并进行讲解。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组也向中心详细介绍了其学院的基本情况及涉海专业建设情况。双方共同探讨了广西涉海专业的现状和前景、专业方向和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合作交流前景。 调研组一行于中心合影 调研组于中心会议室交流学习 调研组参观滨海生态系统生物标本室 调研组观看中心三十周年纪录片 撰稿:邱思婷 审核:周浩郎 照片:邱思婷...
-
2022 年 6 月 25~26 日,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应邀参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三娘湾村召开的“促进广西三娘湾渔业社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总结会,围绕生态保护进行多元交流。本次会议由农民种子网络主办,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GEF-SGP)资助,参会者有来自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海南智渔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部湾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的研究学者,有来自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农民种子网络的公益机构成员及其合作的社区代表,有来自三娘湾的管委会领导、村委会领导、小学校长、村民代表等各方代表,还有自然摄影师和独立音乐人等环保艺术爱好者。 会议合影 (农民种子网络 摄) 会议的系列报告介绍了渔业社区关键物种包括中华白海豚、鲎、红树林,以社区为本的保护行动,进行相关实践经验交流和讨论。中心参会代表吴慧莹做了题为“红树林的现状和在地保护”的科普报告,介绍了全球红树林的概况,红树植物的生境与特点,广西红树群落的分布特点、现状和威胁,红树林...
-
2022年6月28日下午,广东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凌锋率广东省政协、广东省林业局等单位人员组成的考察组一行11人来访中心,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促进蓝碳生态系统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言资政”专题调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黄远山及广西政协、广西林业局、广西海洋研究院、北海市林业局等单位6名人员陪同调研。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与主任助理邱广龙、王欣、廖馨向考察组介绍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在国家红树林保护行动计划咨询、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生态海堤、红树林基准价值计算、海草床及珊瑚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以及五年来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带领考察组参观了红树林-海草-珊瑚礁生态连通性模拟生境实验室、滨海生态系统生物标本室、微缩滨海湿地、人工模拟雷电雨系统、图书阅览室并进行讲解。考察组对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所开展的红树林、海草、珊瑚礁生态学研究等相关...
-
2022年6月15日下午,北海市政协在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期“书香政协 委员讲堂”活动,市政协副主席石昆、秘书长刘振贤、文史委主任梁思奇及数十位政协委员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心珊瑚礁团队负责人王欣带领委员们参观了生态连通性模拟生境实验室和滨海生态系统生物标本室并进行了讲解。中心廖馨副研究员作为本次“委员讲堂”活动的主讲人,做了题为《北海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经济》的讲座,给各位委员们科普了北海红树林的种类、生态功能,回顾了五年来中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王欣做了题为《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修复现状》的报告,给委员们展示了中心近十年来在涠洲岛珊瑚礁开展生态修复所作的努力。 听完报告,委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意犹未尽。有委员表示,生态修复道路任重道远,单纯靠财政经费投入难以长期持续性发展,红树林中心原创的“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模式既可以修复红树林,又解决了沿海人民的生计问题,是个值得推广的好模...
-
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次的主题为“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未来”。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19日,北海市实验室学校五年级27名生态委员学生代表在4位老师的带领下,来中心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研学活动,学习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 中心潘良浩和林明晴共同为同学们做了题为《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科普讲座。潘良浩的讲解,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他给同学们介绍了“海上森林”红树林的相关知识,包括生态特征、分布种类、功能价值和保护意义,还介绍了我国海草床的分布、用途;林明晴介绍了珊瑚和珊瑚礁的区别、生态学功能等内容。同学们边听边做笔记,聆听中拓宽了知识面,思考中提高了生态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受益匪浅。 同学们还参观了模拟潮汐涨落、“微缩滨海湿地”、“人工模拟雷电雨系统”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模拟生境”,直观感受了红树林、海草...
-
2022年4月21日,第一届岭南红树林学术论坛暨岭南师范学院红树林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岭南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岭南师范学院主办,岭南师范学院红树林研究院、岭南师范学院科研处承办。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海上森林”红树林的修复与保护,围绕中国红树林保护恢复、生态产业发展、滨海旅游以及自然科普研学教育等方向齐研讨、话发展,为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的广东生态建设新名片再添助力。 我中心范航清、邱广龙、廖馨、苏治南四人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红树林研究院”的揭牌仪式。范航清研究员被聘为岭南师范学院“红树林研究院”名誉院长,范航清、阎冰受聘为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邱广龙、廖馨、苏治南被聘为客座博士。揭牌仪式后,举行了“第一届岭南红树林学术论坛”,范航清和邱广龙分别作了“虾塘红树林农牧场的设想与实践”和“生物多样性与蓝碳:红树林与海草床生态服务功能之对比研究”的大会报告。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退塘营造红树林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