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13
    2022年3月11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位委员林志华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调研基层统战工作。广西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吕郁彪陪同调研。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范航清,创新基地主任、北海市九三学社副主委谭凡民接待林志华一行并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中心主任范航清详细介绍了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重大专项《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构建与示范》的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围绕统一战线与科技工作的共通点,探讨了基地在科研探索、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 在听取中心创新基地建设发展情况的汇报后,林志华对中心在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林志华表示,统战部门要继续加强与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沟通交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及时了解单位发展需求,拓宽人才发展渠道,着力从统战角度借助中心的创新基地构建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具有统战特色的生态保护示范基地。 市统战部部长陆海生,区党委统战部互联网信息处处长曾冰,中心九三学社社员廖馨等人参加调研活动。...
  • 2022-03-06
    2022年3月4日,岭南师范学院校党委书记刘明贵教授一行5人赴中心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开发与利用学术交流。在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的带领下,刘明贵书记一行首先参观了中心微缩滨海湿地、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境模拟系统、滨海湿地生物标本馆以及红树林温室,然后与中心科研骨干进行了座谈交流。大家一起观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成立三十周年宣传片,范航清主任向来宾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方向和近期取得的主要成果。刘明贵书记对中心在红树林保护与开发利用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说明了此次来访的目的。湛江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地级市,2021年12月30号,湛江市提出要打造“中国红树林之城”,成为广东省生态建设新名片,同时还出台了《湛江市建设“红树林之城”行动方案》,计划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4183公顷。岭南师范学院希望通过组建红树林研究团队,在红树林研究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湛江全面打造“红树林之城”贡献力量。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作为长期开展红树林保护与开发利用研...
  • 2022-02-27
    2022年2月25日,应广东省雷州市政府邀请,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一行13人前往雷州市开展调研,与雷州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并实地考察了雷州市南渡河红树林等地,探讨了在湛江红树林之城建设“养殖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的可行性等问题。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雷州市南渡河出海口的红树林生态修复区,调查了红树林恢复区域的面积、边界、底质、水淹时长、海水盐度、潮差等内容,初步了解了南渡河出海口周边区域的红树林现状和恢复潜力。 范航清研究员介绍了“养殖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的理念和研发历程,并结合当日调研情况,初步分析了在南渡河出海口区域创建“养殖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的可行性,提出了雷州市建设“养殖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的基本理念和初步想法。范航清指出,雷州市的红树林生态修复及“红树林生态农场”建设的规划设计不仅仅是普通的景观设计,还应包括顶层设计、现状调查和生态监测等内容,并将“生态”理念贯彻始终,可先小规模示范建设可复制的“红树林生态农场”模块单元...
  • 2021-12-31
    2021年12月1日,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喻达辉研究员应邀在学术报告厅为中心研究人员做了“合浦珠母贝新品种选育与生物矿化研究”的学术报告,从种质资源、基因资源、育珠性能、生理生态、遗传多样性监测和遗传评估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喻达辉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合浦珠母贝新品种选育与生物矿化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出席研讨会的中心研究人员就感兴趣的问题与喻达辉研究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双方表达了在珊瑚礁生态系统开展合作的兴趣并达成初步意向。 喻达辉研究员是广西B层次人才,广西特聘专家,曾任国家贝类产业体系珍珠贝岗位科学家。主要从事海水贝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项目、蓝色粮仓项目子课题、以及广东、海南和广西科技项目等8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次,创制国审珍珠贝新品种1个,获授权专利30余件,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4部。 涠洲岛珊瑚礁是白蝶贝的适合生境,涠洲岛也曾是名闻遐迩的合浦南珠的产地之一,如何...
  • 2021-12-31
    2021年11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施华宏教授应邀在学术报告厅为中心研究人员做了“海洋塑料污染”的学术报告,从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由来、国内外动态、海洋大塑料垃圾的监测与清理、微塑料的分析方法、微塑料的生态风险和广西海洋塑料污染等6个方面对海洋塑料污染做了全面的阐释,使中心科研人员对海洋塑料污染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双方就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开展微塑料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热点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施华宏教授是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杂志副主编。主要开展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及其毒性机理研究。2014年以来开始从事海洋微塑料污染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微塑料可以通过食盐、海鲜和空气等多种途径进入人类食物链,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和政府报告广泛引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重点研发课题1项和其他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50多篇,入选2020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撰稿:史小芳 供图:史小芳 审核:周浩郎...
  • 2021-11-25
    2021年11月25日,北海市海城区第六小学师生一行52人来访中心,开展“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实践教育活动。在刘成辉引导下,同学们参观了中心微缩湿地、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境模拟实验室和标本馆,同时听取了讲解,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活动帮助师生们认识了红树林、海草和珊瑚,了解了它们在海洋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更明白了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做海洋环境保护者,保护好成千上万的海洋生物,让人类和海洋和谐相处。     撰稿和供图:刘成辉 审核:周浩郎...
  • 2021-11-24
    2021年9月25日到9月2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北海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市委党校召开。中心刘文爱副研究员、廖馨副研究员两人入选北海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中心的两位科研工作者充分发挥界别优势,从自身职能出发,牢记中国共产党北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中对北海市未来五年的规划和期望,积极建言献策。 大会期间,刘文爱提交了《关于北海红树林鱼藤防治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北海市重视鱼藤对红树林的危害,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治理并防止鱼藤蔓延。廖馨在分组讨论时做了《加强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建议能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提升公众海洋意识,加强科研支持,提升监测水平。 两位新委员表示,在履职的5年间,将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广泛调研,更好的为北海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撰稿、供图:廖馨 审核:周浩郞...
  • 2021-11-22
    沙田柚,据传果名乃当年清帝乾隆所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往年,一到沙田柚成熟的金秋十月,容县往往果商云集,沙田柚之乡也不免“一柚难求”。今年,又逢沙田柚成熟的季节,时间来到了寒风料峭的11月初,可从容县沙田柚国农那里传来的消息却是,大量柚子仍挂枝头,盼人来摘。 急果农之所急。2021年11月11日,中心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组织了赴玉林容县开展“爱心助农”摘柚子活动,一为帮助农民采摘柚子,二为感受现代农业给农村带来的乡村振兴变化。中心员工纷纷响应,约40人参加了“爱心助农”之旅。在活动地点——容县自良镇云松村的观林沙田柚种植示范点,中心员工们登上柚山,撸起袖子摘起了柚子。不一会,金灿灿的柚子垒成了堆,像金山,映亮了大家的笑脸。通过实地助农摘柚,中心员工们切实感受了乡村振兴的变化——现代农机日渐普及,农村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笑脸比比皆是,柚子亩产节节攀升。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