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19
    11月15日,生态环保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张燕副研究馆员来我中心指导交流专项档案整理工作,为中心人员带来题目为《专项档案的整理》的讲座。 在讲座中,张燕副研究馆员以综合调查项目、海洋环境研究和服务保障类项目等为例,对专项档案工作的主要环节、总体要求、纸质文件材料整理、文件编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着重将归档需把握的原则、纸质文件材料整理及文件编目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最后,中心人员就日常科技档案、人事档案等整理相关工作与其进一步交流探讨。   撰稿:丁慧...
  • 2019-11-19
    寒武纪大爆发是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和地球科学等学科共同关注且发展最快的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也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并享有盛誉的领域之一。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研究曾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年11月11-15日,在云南澄江举办了2019年寒武纪大爆发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等单位协办。会议邀请了本领域十余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及一百余位国内相关领域同行与会。 我中心廖馨副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Origin of adaptive immunity -insights from amphioxus”的主题报告。报告了以活化石-脊索动物文昌鱼为实验动物,在适应性免疫的起源方面做的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用环境DNA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环境DNA技术发现保护动物文昌鱼、儒艮等的研究规划。该报告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好评,随后,廖馨副研究员和国内外学者讨论了今后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撰稿:廖馨  ...
  • 2019-11-12
    2019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心工作人员方超与硕士研究生黄映霞参加在南昌举办的“基于R语言的生态与环境科学数据分析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国内知名R语言培训专家赖江山博士全程讲授R语言统计基础、常用统计、多元统计、结构方程模型制作、R函数编写、 R语言高级做图等内容。 培训班由来自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中科院庐山植物园、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中山大学和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个学员组成。其中不乏学识渊博的研究员和教授。R语言以其灵活、开放、易于掌握、免费等诸多优点,在数据分析领域迅速传播并赢得广大研究者的青睐。目前大部分生态学及环境科学领域SCI研究论文均使用到R语言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 培训期间赖老师深入显出的讲解使学员们迅速入门。通过这次培训,弥补了学员们在数据收集和进行数据分析时存在的统计学方面的知识空缺。培训老师精讲R语言在生态学以及环境科学方面的实例,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丰富的生态学信息。   撰稿人:方超...
  • 2019-11-04
    10月25日至28日,第九届中国红树林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在福建宁德召开,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态环境专家、学者、环境管理政府官员、民间团体一同参会,进行了红树林保护与发展趋势的讲座交流。我中心共30余名科研人员与学生参加会议,共做大会主题报告5个,提交摘要6篇。 与会代表就红树林湿地科学恢复技术与方法、红树林“蓝碳”及其作用、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等主题进行了现场讲座及海报展示的交流。我中心范航清、周浩郎、莫竹承、潘良浩、杨明柳分别作题目为《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的初步构建》、《广西海洋生态红线与红树林》、《北海市互花米草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广西红树林-原生盐沼关系初步研究》、《红树林蟹类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研究》的大会主题报告,中心邱广龙获“优秀海报”奖。 本次会议推动了各研究单位跨区域、跨专业和跨领域的合作,为红树林湿地的研究者、管理者、民间团体及政府部门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撰稿:丁慧   中心范航清主任作大会主题报告 中心周...
  • 2019-10-24
    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遥感监测交流 2019年10月17-23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遥感室任广波副研究员等、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天竹博士等一行9人组成的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团队到我中心进行红树林生态系统调查与交流,并到合浦山口、防城港珍珠港、钦州茅尾海等地进行野外调研。 中心红树林与滨海湿地研究室潘良浩助理研究员接待了监测团队一行并于10月18--22日陪同研究团队前往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防城港珍珠港野外基地和钦州茅尾海,实地考察了山口红树林保护区、中心在红树林原创性提出的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以及红树林-原生盐沼生态交错带现状等。野外调研中,双方还就遥感技术在红树林、盐沼生态系统监测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交流和探讨。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方面表示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工作方面与我中心有类似的任务和共同的兴趣,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更多实质性的交流与更深入的合作。 于中心合影 于珍珠港野外基地合影 茅尾海野外现场 撰稿:潘良浩...
  • 2019-09-28
    2019年8月28日至30日,惠州市海洋技术中心主任梁浩亮一行11人到访,了解中心在海岸修复方面的实践成果和先进经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周浩郎接待了访客一行并于8月29日陪同客人前往防城港海岸修复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在北仑河口,客人们听取了中心的红树林、海草和盐沼修复项目介绍,了解了中心所开展的北仑河口生态修复,不仅仅是修复生态演变进程的科学的人为干预过程,也是攸关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红沙环,客人们认真观看了依照中心设计概念所建设的生态海堤,了解了生态海堤建设前期调查应关注的生态要点和工作步骤、空间规划应循的科学原则、生态海堤施工材料和工艺选择、生态景观和生态功效的实现途径以及生态海堤修复效应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野外考察中,宾客双方还就海岸生态修复的理念、实践和效果等方面开展了交流和探讨。双方表示,在海岸生态修复工作方面有类似的任务和共同的兴趣,希望能在海岸生态修复工作中开展实质交流与合作。 图 1 惠州市海洋技术中心来访人员考察红沙环生态海堤 图 2 惠州市海洋技术中心人员考察北仑河口生态修复现场 撰...
  • 2019-09-28
    2019年9月27日上午,来自东盟六国的海洋科研人员二十余人来我中心参观交流。据悉,此次其为参加“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际培训班”的学员,该培训活动是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 会议上,我中心周浩郎研究员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了我中心的基本概况,包括中心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心在地埋管网生态养殖以及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等项目的进展情况。 随后,邢永泽博士做了题为“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long the coast of Beibu Gulf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 index”的报告,详细介绍了不同层级biomarkers种类及综合运用生物标志物评估海洋环境的方法与实践。廖馨博士做了题为“Origin of adaptive immunity-implications from amphioxus”,介绍了以文昌鱼为实验动物开展的一系列追踪脊索动物适应性免疫起源的工作及目前以环境DNA为研究手段进行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最后,来自马来西亚的广西大学博士Alison Wee(副教授)带来了有关东南亚红树林修复结果的评...
  • 2019-09-27
    2019年9月25日上午海南省儋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考察团由团长郭澄文带领儋州市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农垦西联农场、新盈湿地公园管理处、乡投公司及光村镇等单位一行9人到我中心考察和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范航清博士主持了交流座谈会,中心常务副主任周浩郎研究员及基地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在座谈会上,范航清主任就我中心近年来在红树林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做了详细的介绍,考察团成员对我中心地埋管网养殖技术和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构建等成果及开展的相关工作表达了极大的兴趣,在热烈的座谈会上就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污损虾塘生态修复的需求与合作愿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代表团郭澄文团长表示此次行的目的是要考察和交流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科研与建设情况,并希望代表团各成员单位通过本次考察能结合本地实情,做好红树林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相关工作。 下午,考察团成员在基地负责人陪同下到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范航清主任向代表团介绍地埋管网养殖技术和虾塘红树林生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