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8-09
    2020年8月5日上午,我市中小学研学先锋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冒着大雨到我中心研学基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开展了暑期科普学习与实践活动。 作为主讲老师,中心莫竹承副研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心创新基地的发展理念和滨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解了红树胚胎发育生长过程,以及种苗培育、移苗定植、种苗基质选择到苗袋插种护理等知识,并操作示范。在莫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怀着浓厚的兴趣,亲手栽下了小红树。此时此刻,生态保护的观念仿佛也在同学们的心中萌了芽。 当日,风雨交加,同学们仍兴致勃勃,他们冒着风雨,参观了红树林生态及气候模拟区,见识了林蟹贝共生海水生物净化系统。同学们兴趣盎然学习了3小时,完成了各项课程,取得了研学证书。 研学,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旨在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学与思、观与动,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研学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将更好的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大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图1 莫老师...
  • 2020-07-27
    2020年7月8日,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保护区和广东红树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一行6人,专程来到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竹林创新基地进行考察。 创新基地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客人,详细地向客人介绍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对中心研发十余年创造的红树林原位地埋管网养殖系统,淇澳担杆岛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游奕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开展合作,在珠海淇澳担杆岛保护区推广应用该技术。 为进一步了解相关技术,在参观完竹林创新基地之后,考察组访问了中心,与原位地埋管网养殖系统研究人员苏志南博士进行了交流。   作者:莫竹承 照片:莫竹承 审核:周浩郎    ...
  • 2020-06-09
    作者:史小芳 图片:潘良浩 审稿:周浩郎
  • 2019-12-21
    2019年12月17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党委书记、局长钟国平率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韦春霞和北海市气象局局长陈润珍视察了竹林创新基,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陪同考察。为了支持“多圈层耦合广西红树林蓝碳经济示范与监测研究“,2019年初广西气象局已在该基地完成了“1+N”多指标多通道的观测主塔建设并投入业务运行。 在基地现场,范航清主任首先感谢广西气象局对基地生态监测的支持,随后介绍了户外气象模拟平台、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原理、重要技术设施和耐盐植物苗圃等。钟国平局长表示:大农业尤其是生态产业技术的研发时间长,条件艰苦,但发展意义重大,只要持之以恒一定可以取得重大成果。广西气象局将继续和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深度合作,共同完成这项惠及全国和东南亚地区的红树林可持续恢复研究工作。 撰稿:罗砚...
  • 2019-12-18
    受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的邀请,2019年12月13-15日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率谭凡民、钟云旭、倪孔平和罗砚一行赴儋州考察将恢复红树林的虾塘及自然条件。结合湿地公园的现状与条件,考察组就生态恢复目标、技术支撑、资金筹措、项目申报途径与步骤等跟海垦西联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传经,副总经理刘杰文及湿地办主任蒲浩、副主任唐德林等进行了广泛交流,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合作的初步意向。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海南儋州市,湿地公园内有1734亩虾、蟹和鱼塘被规划为红树林恢复地。为了在红树林恢复的同时解决群众生计,儋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曾于2019年9月25日组织9人对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研发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考察,海南方面认为“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和“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能在红树林恢复的同时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化解湿地公园退塘还林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本次邀请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人员到现场考察,目的是进一步确认上述技术是否适合在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内...
  • 2019-12-16
    应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太平洋学会红树林海草分会的邀请,在广西科技厅“外专聚桂”项目“蓝碳生态系统海草床及红树林生态学研究”的资助下,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生物科院长 Gary Kendrick教授、美国河口海岸研究联合会理事长 James Fourqurean 教授和美国佛罗里达际大学地球与环境系 Rene Price教授于2019年12月2日至9日到我单位开展学术交流。 12月6日,来访的3位教授举办了三场学术讲座。Price 教授围绕稳定同位素的利用作了题为“Identifying the sources of water in estuaries: using stable isotopes of oxygen and hydrogen”的学术报告,Kendrick 教授就海草生态学的研究作了题为“Demographic and genetic connectivity: the role and consequences of reproduction, dispersal and recruitment in seagrasses”的学术报告,Fourqurean 教授就滨海生态系统的研究作了题为“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marine conservation in the Anthropocene: sea turtle over...
  • 2019-12-11
    2019年12月9-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党委黄仕训书记带领该所属各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及党务工作人员一行15人到我中心交流。 黄书记一行跟中心主任范航清博士、副主任阎冰博士就党建、单位管理、人才小高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10日上午,黄书记一行考察了创新基地建设及其“虾塘红树林生态农牧场”试验地,询问了耐盐植物栽培技术与市场需求等问题。黄书记表示:此次到创新基地的考察学习是本次党建工作交流学习的重要内容,并指示随行相关人员要借此考察学习的机会,深入探讨和落实双方在植物栽培的技术合作需求和意愿。 图片说明:阎冰副主任向黄书记一行介绍红树林及耐盐植物栽培情况(姚力照摄影) 撰稿:谭凡民...
  • 2019-11-27
    2019年11月24日至25日,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常务副院长王英辉一行17人到我中心进行交流座谈。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与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是“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着长期的合作交流,在红树林、珊瑚礁等方向都有极大的合作空间。24日下午,西大海院一行参观了中心本部,并在会议室进行了座谈。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对西大海院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特别是以西大海院牵头的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我中心作为课题二负责单位,西大海院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和帮助。范博士以“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初步构建”为题介绍了中心近期的主要工作,并重点探讨了科技人员如何将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政府需求、地方发展相结合,并鼓励年轻的科研人员要发精品文章,发散自己的思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5日上午,西大海院一行参观了我中心滨海生态保育与利用创新基地(北海竹林基地)。基地主任谭凡民介绍了基地的定位、建设理念及布局、实施原理等,并且围绕“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探讨了双方的合作方向及潜力。 同行的还有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副...